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稻田生态系统优化施氮与氨挥发损失研究

作 者: 邓美华
导 师: 石孝均;尹斌
学 校: 西南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营养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氨挥发 氮肥表观利用率 氮肥施用方式 适宜氮肥施用量
分类号: S14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9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制度下氮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和氮素的优化管理缺乏系统研究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15N微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和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氨的挥发损失特征、氮肥去向、氮肥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探究了该地区稻田生态系统中适宜的施氮量和适宜的氮肥管理方式,为该地区氮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明显降低稻-麦轮作系统中的氨挥发损失,提高稻麦对氮素的利用率。在整个轮作周期中,氨挥发损失优化施肥比习惯施肥低2.76%,稻、麦对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优化施肥比习惯施肥分别高约2%和6%。因此,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施用宜采用“以水带氮”的优化施肥方式。 对稻田田面水各形态氮素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在施肥后一天急剧上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NH4+-N含量在施肥后1~3天内达峰值,此后逐日降低;NO3--N浓度在一周内出现与NH4+-N互为消长的关系,NH4+浓度与氨挥发通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且田面水各形态氮的浓度在1周内比较高,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优化施肥田面水氮浓度比习惯施肥低,所以施肥后1周左右是稻田田面水管理的关键时期。 氨挥发损失的研究结果为:水作与旱作氨挥发损失差异显著,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优化为7.30~29.70kg/hm2,习惯为8.83~32.72kg/hm2)与氮肥施用量呈乘幂关系上升;麦季氨挥发损失量(优化为7.36~15.55kg/hm2,习惯为9.66~21.22kg/hm2)与施氮量呈正的线性相关。水稻施肥后氨挥发持续的时间短,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周以内,麦季则持续时间比水稻长,在施肥后10天左右。但是稻季与麦季的氨挥发损失率相当,稻季优化和习惯分别为7.59±0.61%和9.40±0.44%;麦季分别为7.48±0.70%,9.27±0.75%,而且与施氮水平无关。整个稻麦轮作体系中氨挥发损失占氮肥施用量的百分比优化和习惯分别为7.05±1.37%和9.81±0.38%;基肥时期挥发损失氮占总挥发损失氮的50%左右,控制基肥中氮的施用量以及减少施肥后稻田排水是减少氮肥挥发损失的主要途径。 稻麦对氮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2003年优化和习惯分别为30.51±9.71%、28.87±5.61%;2004年优化为30.18±4.41%,和2003年优化施肥方式下的表观利用率相当。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优化和习惯分别为38.93±4.69%、33.10±7.39%,小麦比水稻高5~8个百分点,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减。稻麦的收获指数表现出,水稻施氮区的收获指数2003年平均比无氮区低约10%,2004年低约13%,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减。但小麦生产中施氮区比无氮区约高10%,且优化施肥方式下较高。 15N微区试验表明,2003年稻季有21.68%~31.92%的肥料氮被水稻吸收,小麦为17.78%~34.78%。同时,表现出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2004稻季氮肥利用率为22.48%~26.25%,略低于2003年的优化施肥方式下的氮肥利用率,没有2003年随施肥量增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1章 文献综述  11-24
  1.1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氮肥施用现状  11-15
    1.1.1 我国氮肥需求与利用现状  11
    1.1.2 我国农业氮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11-13
    1.1.3 氮肥不合理施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3-15
  1.2 稻田生态系统氮素研究现状  15-20
    1.2.1 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去向研究现状  15-16
    1.2.2 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迁移特点  16-18
    1.2.3 稻田生态系统中优化施氮的研究进展  18-20
  1.3 稻田生态系统中氨挥发的研究现状  20-24
    1.3.1 稻田生态系统中氨挥发损失过程  21
    1.3.2 研究氨挥发的方法  21-22
    1.3.3 减少氨挥发损失的途径  22-24
第2章 绪论  24-29
  2.1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24-26
    2.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4
    2.1.2 研究内容  24-25
    2.1.3 研究目标  25
    2.1.4 技术路线  25-26
  2.2 材料与方法  26-29
    2.2.1 试验地概况  26
    2.2.2 试验设计  26-27
    2.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27-28
    2.2.4 计算公式  28
    2.2.5 统计分析  28-29
第3章 水稻生产中N肥的利用与氨挥发损失  29-37
  3.1 2003年稻季施肥后田面水N素的动态变化  29-32
  3.2 施肥后田面氨挥发  32-34
    3.2.1 氨挥发通量的动态特征  32-33
    3.2.2 不同时期氨挥发损失量和损失率  33-34
  3.3 氮肥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34
    3.3.1 水稻吸氮量与氮肥表观利用率  34
  3.4 土壤-水稻体系中N肥去向  34-35
  3.5 氮肥施用对水稻地上部吸收不同来源氮的影响  35-37
第4章 冬小麦生产中N肥的利用与氨挥发损失  37-42
  4.1 小麦生产中的氨挥发损失  37-39
    4.1.1 施肥后麦田中氨挥发的动态变化  37-38
    4.1.2 麦季氨挥发损失  38-39
  4.2 氮肥对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39
    4.2.1 小麦吸氮量和表观利用率  39
  4.3 土壤-小麦体系中氮肥去向  39-40
  4.4 氮肥施用对小麦吸收氮素来源的影响  40-42
第5章 稻田生态系统氮肥去向及氨挥发年季差异  42-51
  5.1 水稻生产中优化施氮方式下氮去向的年际差异  42-46
    5.1.1 优化施肥后田面水各形态氮的动态变化差异  42-43
    5.1.2 水稻田中氨挥发损失的年际变化  43-44
    5.1.3 水稻产量和水稻氮肥利用的年际变化  44-45
    5.1.4 水稻生产中氮肥去向的年际差异  45-46
  5.2 水稻与小麦轮作中氮素去向的差异  46-48
    5.2.1 氨挥发损失差异  46-47
    5.2.2 作物氮素利用与转化差异  47-48
    5.2.3 轮作季中氮肥去向差异  48
  5.3 轮作中氮肥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评价及优化施氮推荐  48-51
    5.3.1 轮作中氮肥的产量效益和经济效  48-49
    5.3.2 轮作中氮肥的环境效益  49-51
第6章 讨论  51-55
  6.1 施肥对水稻生产中田面水氮素变化的影响  51
  6.2 施肥对稻田生态系统中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51-52
  6.3 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2
  6.4 施肥对作物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52
  6.5 施肥对氮肥去向的影响  52-54
    6.5.1 氮肥施用对作物氮肥利用的影响  53
    6.5.2 氮肥施用对土壤残留氮的影响  53-54
    6.5.3 氮肥施用对稻田生态系统氮肥损失的影响  54
  6.6 氮肥施用方法和施用量的确定  54-55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55-57
  7.1 结论  55-56
  7.2 不足与建议  56-57
参考文献  57-65
致谢  65-66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66

相似论文

  1.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定农田氨挥发的初步研究,S158.5
  2. 施氮量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S562
  3.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S145.6
  4. 太湖流域不同肥力土壤稻—麦轮作系统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S158.5
  5. 长期定位施肥下红壤旱地碳氮通量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S158
  6. 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季保护地氮素损失研究,S626
  7. 水稻—土壤系统氮素损失与利用的研究,S511
  8. 不同氮肥品种对农田氨挥发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S512.11
  9. 不同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氮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S511
  10.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产量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S512.1
  11. 水肥异区交替灌水施肥条件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S181
  12. 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菌渣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S154.2
  13. 基于农田秸秆循环利用的“稻—麦”轮作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S512.1
  14. 控释尿素对土壤氨挥发、氮素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S512.1
  15. 增值尿素的缓释效应及其肥效研究,S143.14
  16. 不同来源沼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研究,S63
  17. 苹果园土壤氮素总硝化—反硝化作用和氨挥发损失研究,S661.1
  18. 控释尿素对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氮素残留与利用及其平衡的影响,S513
  19. 不同水氮管理下保护地番茄季主要氮素损失研究,S626
  20.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S511
  21. 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稻田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肥料学 > 化学肥料 > 氮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