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用按需滴定技术制备聚合物折射微透镜阵列

作 者: 张玉虹
导 师: 王应宗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光学
关键词: 按需滴定 聚合物折射微透镜阵列 测量 微光学元件
分类号: TH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子学缩小了这个世界,而通讯系统正利用光纤并行传输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传输越来越快,使世界继续变得越来越小。这些应用中要求使用的光学元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形成微光学元件。微光学元件可分为折射元件和衍射元件两大类,两类光学元件的生产技术不同。早在20世纪80年代,长距离通信工业是最先使用微光学元件的产业之一。现在半导体激光器、微光学元件和光纤构成集成光学组件,正成为支持高效光学网络的基础。微光学元件可用塑料、玻璃、硅或半导体材料制作。 微透镜阵列是主要的微光学元件之一,玻璃透镜阵列相对于用其他材料制备的透镜阵列来说,已经研究相当长时间,也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其成本昂贵,加工工艺复杂,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最近用轻量级光学材料制备微光学元件的生产技术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光学梯度聚合物,由于他们的机械性质和热学性质的可控制性和他们的使用能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性能,从而特别引人注意。主要的制备方法有熔融光刻胶、灰度掩膜、热压模成形法、溶胶-凝胶法和光诱导交联聚合等。在这些方法中,光刻胶回流法以制作工艺简单、参数可控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但因为普通光刻胶本身的理化特性不适于作最终的微透镜或其他结构材料,而只能用于定义图形或掩膜等功能,致使其并不适合用于实际应用中;对灰度掩膜法而言,因其在掩膜图形制作方面比较复杂而不适于大批量生产;对热压模法而言,在透镜生成过程中要进行脱模,必然导致透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透镜质量下降。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种制备折射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微喷打印法,它是由喷墨打印原理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喷墨打印机上。用喷墨打印技术生产的微光学件目前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在其他国家,有利用这种技术制备出微透镜阵列产品的报道,但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有利用这种技术制备微透镜阵列的报道。本论文对微透镜的理论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微喷打印方法为基础,把填补国内空白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根据现有设备条件等实际情况,将点胶机改装成微喷装置,整个制备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形成一个按需滴定微喷系统。在研究中选择PMMA为原料,成功地实现了阵列微透镜的制作,并探索出一套批量生产的工艺,并对制作的微透镜性能进行测试评价,为将来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参数依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1
第一章 微光学的发展及微透镜阵列的制作技术  11-17
  1.1 微小光学的研究应用背景  11-13
  1.2 微透镜阵列的主要制备方法简介  13-17
    1.2.1 熔融光刻胶法  13-14
    1.2.2 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  14-15
    1.2.3 微喷打印  15-17
第二章 理论基础  17-28
  2.1 表面张力  17-21
    2.1.1 表面张力的定义  17-19
    2.1.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9-21
  2.2 固体表面的润湿及其判据  21
  2.3 Young方程  21-22
  2.4 溶液的表面张力  22-25
    2.4.1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2-24
    2.4.2 溶液粘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4-25
  2.5 透镜波象差理论  25-28
    2.5.1 用波象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25-26
    2.5.2 波象差的一般表达式  26-28
第三章 平凸折射微透镜阵列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28-38
  3.1 平凸型折射微透镜阵列的性质  28-31
  3.2 选材  31-33
    3.2.1 原材料的选择  31-33
    3.2.2 聚合方式  33
  3.3 微透镜阵列的制备工艺  33-36
    3.3.1 聚合物溶液的配制  33-34
    3.3.2 制备工艺  34-36
  3.4 微透镜的形成机理  36-38
第四章 微透镜阵列的综合性能测试  38-46
  4.1 原材料的透光性能测试  38-39
  4.2 微透镜阵列的光学性能测试  39-46
    4.2.1 微透镜阵列的均匀性测试  39-40
    4.2.2 微透镜焦距的测量  40-42
    4.2.3 微透镜成像质量的测试(波象差)  42-43
    4.2.4 微透镜表面粗糙度的测试  43-46
总结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1-52

相似论文

  1. 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系统姿态测量方法的研究,P228.4
  2. 基于SVM的常压塔石脑油干点软测量建模研究,TE622.1
  3. 直齿锥齿轮测量及误差评定技术的研究,TG86
  4. 光学零件表面轮廓干涉测量方法研究,TG84
  5. 齿轮滚刀测量及误差评定技术的研究,TG721
  6.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7. 光探针测量系统中瞄准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的研究,TH74
  8. 轴类零件轴向尺寸参数电子在线测量仪的研制,TH822
  9.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10.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11. 脉冲反射法导线测长回波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TM247
  12. 激光三角测量装置的优化研究,TH744.5
  13.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信号接收系统研究,TN249
  14. 空间交会接近视觉测量方法研究,TP391.41
  15. 面向Gnutella和eMule网络拓扑测量和安全性分析,TP393.08
  16. 基于测量的Internet链路延迟建模,TP393.4
  17. 基于测量的Internet延迟分析与建模,TP393.4
  18. 深水管道回接位姿检测系统研究,TE973.3
  19.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炮兵侦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E919
  20. 深水管道位姿测量装置结构设计及样机研制,TE973
  21. 空心钉固定成人骶髂关节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R68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仪器、仪表 > 光学仪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