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刑事和解: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正当性程序

作 者: 郭雄
导 师: 徐松林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刑事诉讼法
关键词: 刑事和解 适用范围 检察机关 阳光检务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刑事和解”,学界观点不同、声音庞杂、褒贬不一。来自司法实践一线,作者深谙“刑事和解”对于现代刑事司法的意义。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拾人牙慧,重提似乎被写烂了的“江湖旧事”。本文意图浅显:寄望系统阐明“刑事和解”的基本范畴;通过展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探索与应用,推导出“刑事和解”的程序性呼唤;在简单描述“刑事和解”的具体设计后,理性坦言该程序在实践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刑事和解”的产生、基本范畴及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应用;第二部分客观反映“刑事和解”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性改革,客观反映其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与探索,具体设计了诉讼各阶段的制度轮廓。我国目前处于各类社会矛盾激化、各种犯罪多发的社会转型调控期。按照人均收入在一千美元时,刑事犯罪率呈现峰值,其所对应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集中凸显社会综合矛盾的理论,阐明了法律制度及与之对应的刑事政策必须变革方能相适应的原理。着重论述了“刑事和解”不仅仅局限于轻微不需要侦察的刑事案件、家庭暴力案件、邻里纠纷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等普通刑事案件,它适用于一切有明确被告人(方)的刑事案件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其程序化的制度设计,是刑事程序法律变革的重中之重;第三部分则直接破题——“刑事和解”来源于西方社会,却呼应于我国法治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法治中国的刑事诉讼亟待该程序的诞生。一方面,我国的刑事政策和刑事法律已经成熟并实际借鉴和大胆尝试性地应用了刑事和解;一方面,我国独具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发展呼吁高效率、促和谐、更和缓、低成本的以人为本的刑事法律制度。所以,“刑事和解”的刑事程序性制度要求、立法性要求,正逢我国司法改革之“时”。该章重点论述了“刑事和解”的主体除了被告人(方)、被害人(方)之外,充当和解组织和调解的中介方,只能由人民检察机关及其具体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出任。第四部分则专题提醒“刑事和解”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有关问题,拟就了相关配套性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刑事和解”的基本问题  12-21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基本范畴  12-15
    一、刑事和解范畴的西方界定  12-13
    二、我国关于“刑事和解”范畴的认识  13-14
    三、本文对范畴的描述  14-15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独有个性  15-21
    一、刑事和解不同于一般的恢复性程序  15-17
    二、刑事和解不同于一般的社区调解(Mediation de quartier)  17-18
    三、刑事和解绝不是“私了”  18-19
    四、刑事和解不同于民事、经济和行政调解  19
    五、刑事和解不同于辩诉交易  19-21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中国化运用及其制度设计  21-36
  第一节 刑事和解适于我国  21-25
    一、我国刑事政策和法律的佐证  21-23
    二、符合我国传统和人文精神  23
    三、凸显我国和谐社会的理念  23-25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应用范围及制度设计  25-36
    一、刑事和解适用于所有案件  25-26
    二、刑事和解在侦查阶段的运用  26-29
      (一) 和解的主体和方式  27
      (二) 和解的实施和履行  27-28
      (三) 和解的审查和处理  28-29
    三、刑事和解在起诉阶段的运用  29-32
      (一) 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概述  31
      (二) 起诉阶段刑事和解的制度设计  31-32
    四、审判阶段刑事和解的运用  32-35
    五、刑事和解在执行阶段的运用  35-36
第三章 刑事和解的中国化实证  36-43
  第一节 刑事和解置于我国的非法制化试行  36-43
    一、积极尝试、成效显著  36-37
    二、法无规定、形式各异  37-38
    三、刑事和解在“经济特区”的运用  38-39
    四、刑事和解的广东区域性实证  39-43
      (一) 刑事和解的成功验证  39-42
      (二) 刑事和解不成功的原因  42-43
第四章 我国刑事和解的主体及其适用规范  43-49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主体  43-47
    一、主体的概念及构成特点  43
    二、严格法律监督下的我国刑事和解程序  43-47
      (一) 适用条件  45
      (二) 调停人及规范  45-47
    三、人民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主要任务  47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配套措施  47-49
    一、我国刑事和解的配套性规范  47-48
    二、刑事和解程序的把握  48-49
第五章 刑事和解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49-52
  第一节 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以及对违反协议的救济  49-50
  第二节 和解期限及和解协议履行期限  50
  第三节 被害人求刑权的确认和保障  50-52
结束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6
致谢  56-57
附录  57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行政公诉制度的构建,D925.3
  2.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规范化研究,D926.3
  3. 甘肃省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情况的调研报告,D926.3
  4. 浅议刑事和解制度,D925.2
  5. 刑事和解制度初探,D925.2
  6. 甘肃省D区少年司法制度实践状况调查报告,D926
  7. 关于重庆市基层检察机关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调查与思考,D926.3
  8. 检察机关对公安派出所监督制度研究,D926
  9. 论对检察机关滥用追诉权的防范机制的构建,D926.3
  10.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925.2
  11. 江西省Y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D925.2
  12. 刑事和解视野下相对不起诉制度之完善,D925.2
  13. 论刑事和解,D925.2
  14.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925.2
  15. 检察视角下的刑事和解制度,D925.2
  16. 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立法建构,D925.2
  17.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925.2
  18.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D925.2
  19. 刑事和解及其与审前程序契合研究,D925.2
  20. 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及制度建构,D925.2
  21. 论刑事和解的和谈模式,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