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安顺城巷区段研究-西安明城区保护研究

作 者: 刘超
导 师: 刘克成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顺城巷 文化遗产 保护 改造
分类号: TU98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09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安明城墙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建成,至今已有600余年,是我国目前保留的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明城墙。西安明城墙及周边地段(顺城巷区段)的保护是明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顺城巷区段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区域,狭小的空间和闭塞的交通甚至局部地段终年不见阳光都使得这里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污点,但是由于避开了现代的商业开发,却成为市民传统生活的一个聚集地,并且由于紧靠城墙而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氛围。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出于商业开发的需求还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需求,这里都成为旧城区丌发的一个新的焦点。本文以顺城巷区段街巷及其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当代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上,从文化遗产价值分析的角度入手,通过追溯顺城巷区段的历史演进过程、调查其保护现状,对顺城巷区段在当代城市中的价值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和分析,并就当前顺城巷区段保护与改造的内容、方法、工作要点及其关键性问题提出观点和建议。

全文目录


1 绪论  8-20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8-13
    1.1.1 顺城巷区段保护在当代的文化价值定位  8-11
    1.1.2 顺城巷区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1-13
  1.2 课题的提出  13-15
    1.2.1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西安城市深层结构的提出  13-14
    1.2.2 顺城巷区段保护问题提出的背景  14
    1.2.3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界定  14-15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15-17
    1.3.1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15-17
    1.3.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17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20
2 顺城巷区段的历史沿革与街巷格局的演变  20-29
  2.1 隋唐时期  20-22
    2.1.1 皇城结构对顺城巷区段街巷结构的影响  20-22
  2.2 北宋金元时期  22-24
    2.2.1 商业发展对顺成巷区段街巷结构的影响  22-23
    2.2.2 严格管理制度的松动与顺城巷区段街巷结构的转变  23-24
  2.3 明清时期  24-26
    2.3.1 重城结构对顺城巷区段街巷结构的影响  24-26
    2.3.2 商业布局对顺城巷区段街巷结构的影响  26
  2.4 民国以后时期  26-28
    2.4.1 满城的拆除与东顺城巷区段街巷格局的形成  26-27
    2.4.2 多洞城墙结构对顺城巷区段街巷结构的影响  27-28
    2.4.3 新经济模式对顺城巷区段街巷结构的影响  28
  2.5 小结  28-29
3 顺城巷区段的调研与分析  29-83
  3.1 顺城巷区段调研范围与方法  29-32
    3.1.1 顺城巷区段调研范围的确定  29
    3.1.2 顺城巷区段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29-30
    3.1.3 顺城巷区段街巷分布与编号  30-32
  3.2 顺城巷区段街巷格局分析  32-50
    3.2.1 棋盘式结构  32-36
    3.2.2 鱼骨式浅表渗透结构  36-38
    3.2.3 曲型结构  38-47
    3.2.4 街巷格局与街巷总体质量的关系  47
    3.2.5 顺城巷区段街巷的交通状况分析  47-49
    3.2.6 小结  49-50
  3.3 顺城巷区段树木与街巷的关系  50-56
    3.3.1 顺城巷区段树木分布  50-52
    3.3.2 顺城巷区段树木种类与主观感受评价  52-54
    3.3.3 顺城巷区段树木与街巷的关系  54-55
    3.3.4 小结  55-56
  3.4 顺城巷区段街巷尺度与空间分析  56-61
    3.4.1 街巷两边建筑物与街巷空间分析  56-58
    3.4.2 街巷宽度与街巷空间  58-61
  3.5 顺城巷区段街巷色彩与空间分析  61-65
    3.5.1 以混杂,破败感为主基调的街巷  61-62
    3.5.2 色调有一定统一感的街巷  62-64
    3.5.3 小结  64-65
  3.6 顺城巷区段建筑现状分析  65-69
    3.6.1 保留较好的古建筑  65-66
    3.6.2 顺城巷区段的低层民居  66
    3.6.3 大量分布的单元楼式多层居住建筑  66
    3.6.4 小结  66-69
  3.7 顺城巷区段的商业布局模式  69-76
    3.7.1 顺城巷沿线质量较差的商业店铺  69-71
    3.7.2 顺城巷区段格局较好有一定文化气氛的商业街  71
    3.7.3 顺城巷区段多层居住建筑底层的沿街商铺  71-72
    3.7.4 顺城巷区段居民自发在街巷形成的集市  72-75
    3.7.4 小结  75-76
  3.8 顺城巷区段居民生活相关调查与分析  76-83
    3.8.1 局部区段范围内居民的活动与街巷氛围的关系概述  76-77
    3.8.2 原住民对顺城巷区段的看法和评价  77-80
    3.8.3 居民的生活现状分析  80-82
    3.8.4 小结  82-83
4 对当前顺城巷区段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83-96
  4.1 顺城巷区段的总体定位:  83-85
  4.2 对当前顺城巷区段保护工作思想认识的分析与建议  85-89
    4.2.1 物质环境标准与顺城巷区段的保护  85-86
    4.2.2 顺城巷区段保护的文化适应性  86-87
    4.2.3 社会经济因素与顺城巷区段保护  87-88
    4.2.4 顺城巷区段保护空间标准的制定与个体感知  88-89
  4.3 保护工作空间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89-93
    4.3.1 多元化空间模式的地段适应性与大面积拆建现象  89-90
    4.3.2 建筑等级制度的确立与顺城巷区段保护的关系  90-91
    4.3.3 顺城巷区段保护的空间弹性  91-93
  4.4 对顺城巷区段保护范围以及保护体系的一点建议  93-96
    4.4.1 顺城巷区段保护范围的界定  93
    4.4.2 顺城巷区段的保护体系的建议  93-96
致谢  96-97
参考文献  97-100
图表目录  100-103

相似论文

  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2.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3.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4.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5.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6.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7.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8.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9. 高考数学试题的课本渊源研究,G633.6
  10.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11.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2.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13.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4. 天津传统产业改造战略研究,F426.81
  15. 原油装车系统改造项目管理研究,F284
  16. 三网融合下我国广电网络发展战略研究,G220
  17. 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现状研究,J607
  18.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G122
  19. 顽危罪犯教育改造研究,D926.7
  20.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甘肃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为例,S274
  21. 濒危中的“凉州贤孝”,J82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