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自然·生态

作 者: 单建国
导 师: 张颖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狼群中的朱莉》 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观 人类中心主义 诗意生存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6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引起了许多作家的关注和思考。在这一方面美国女作家琼 C. 乔治(Jean Craighead George) 用自己的创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为止她已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共获得了二十个奖项。1973 年《狼群中的朱莉》被授予纽伯里奖,同时这部作品还曾入围国家图书奖决赛评选。更令人惊喜的是,《狼群中的朱莉》(Julie of the Wolves)在出版仅仅几年之后就被儿童文学协会评为过去二百年里最佳十部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它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讲述了一个十三岁小女孩迷失在荒野的故事。她是一个孤儿,在爱斯基摩人的小村子里,她的名字叫米亚克丝(Miyax),而对于美国白人,她应该叫做朱莉(Julie)。不幸的婚姻给她带来了麻烦,她决定逃跑,寻求新的生活。仓促逃离不久,她发现自己已迷失在阿拉斯加阿莫卡茫茫的荒野中。幸运的她逐渐被一个北极狼群接纳而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狼群的帮助以及父亲曾教授的爱斯基摩人生活的技能使小女孩艰难地生存下来。她的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爱斯基摩人自身文化的价值,进一步感悟到了自然的伟大魅力。她最终决定留在在荒野去过爱斯基摩人那素朴、宁静的生活,感受自然的生命脉搏,体验自然赐予人心灵上的那份祥和、充实。 《狼群中的朱莉》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本文试图从生态诗学的视野诠释小说蕴含的生态思想。论文被大致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家庭背景、生平、小说创作源泉、小说的文学地位以及简单的评价和分析。同时简介了生态批评。通过小女孩在荒野的切身经历,第二章探讨了人与自然相存、相依的关系。第三章集中论述了小说以文学隐喻的形式再现了自然的生命、价值及权利。第四章指明了所谓的“现代文明”正在一步步地侵占、吞噬荒野。并进一步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第五章 描述了爱斯基摩人扎根荒原,与动物为友的生活。他们在追求素朴、宁静的生活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第六章对小说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及绿色精神进行了总结。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期盼。 论文作者通过小说《狼群中的朱莉》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价值权利,人类文明对自然的危害以及回归自然的愿望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求能进一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从对小说的探讨中,我们体悟到面对今天的全球生态危机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异化,人类文明应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我们应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担负起生态责任,尊重各种生命的价值与权力,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健康、长久、诗意地生存下去。

全文目录


English Abstract  3-5
Chinese Abstract  5-7
Contents  7-8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8-13
  1.1 The Author and Work  8-11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Eco-criticism  11-13
Chapter Two Mankind and Nature  13-18
  2.1 The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Thoughts on Nature  13
  2.2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kind and Nature  13-18
Chapter Three Values and Rights of Nature  18-23
  3.1 Eco-Ethic Views on Nature  18-19
  3.2 The Life and Value in Nature  19-21
  3.3 “Nature Community”  21-23
Chapter Four Toppling “Noah's Ark”  23-28
  4.1 Criticism of “Modern Civilization”  23-24
  4.2 Anthropocentric Encroachment on Nature  24-25
  4.3 Life-centered or Bio-centric Views  25-28
Chapter Five “Returning to Nature”  28-33
  5.1 Eskimo’s Simplicity and Vitality  28-29
  5.2 The Primitive Totem Worship  29-31
  5.3 Ecological Anticipation  31-33
Chapter Six Conclusion  33-34
Bibliography  34-36
Acknowledgements  36

相似论文

  1.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I712.074
  2. 《痕迹》中印第安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I712.074
  3. 《猫的摇篮》:后现代人类生态环境反思,I712.074
  4. 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分析,I561
  5. 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生态女性主义,I712
  6.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史蒂文森作品解读,I561
  7.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I561
  8. 论阿特伍德的《可食的女人》、《浮生》、《使女的故事》和《羚羊与秧鸡》中国现代人类中心主义,I711
  9. 论莱辛《裂缝》中的和谐主题,I561
  10. 生态视角下弗罗斯特的诗歌研究,I712
  11. 论民事主体类型的演进,D913
  12. 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912.6
  13. 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书写,H315.9
  14.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I712
  15. 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家园,I561
  16. 重构和谐的生态整体观,I712
  17. 《我的安东尼亚》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I712
  18. An Ecocritical Study of John Steinbeck\'s the Grapes of Wrath,I712
  19. 人与自然关系的循环旅程,I561
  20. 环境刑法新理念研究,D924.3
  21. 沈石溪类人动物小说研究,I207.4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