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露天矿排土场复垦中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

作 者: 刘宝勇
导 师: 刘志斌
学 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关键词: 土壤重构 植被恢复 食用菌废料 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
分类号: TD8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33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应用了土壤学、微生物学、采矿学、农林学、环境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详细分析了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地的破坏特征及其成因;并结合土壤重构理论,探索性地进行了食用菌废料在复垦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得出了食用菌生产废料在培肥土壤和土壤重构中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它在大大增加复垦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和肥力。最后还对矿山环境的快速植被恢复的方法与配置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了目前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人工植被的较好配置模式,并预测出今后的植被演变趋势。

全文目录


1 绪论  8-16
  1.1 国 内 外 矿 区 复 垦 理 论 研 究 现 状  8-10
    1.1.1 土 地 复 垦 的 概 念  8
    1.1.2 国 内 矿 区 复 垦 概 况  8-9
    1.1.3 国 外 矿 区 复 垦 概 况  9-10
  1.2 国 内 矿 区 复 垦 的 主 要 方 法 简 介  10-12
  1.3 国 外 矿 区 土 地 微 生 物 复 垦 技 术 简 介  12-13
  1.4 论 文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  13
  1.5 论 文 研 究 的 实 用 价 值 和 理 论 意 义  13-16
2 被 复 垦 土 地 的 破 坏 特 征 及 其 成 因  16-20
  2.1 破 坏 特 征  16-18
    2.1.1 平 台 沉 陷 侵 蚀 带  16-17
    2.1.2 边坡沙砾化面蚀沟蚀重力侵蚀带  17-18
    2.1.3 风蚀  18
  2.2 岩土侵蚀形成的原因  18-20
3 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规划研究  20-37
  3.1 矿 区 环 境 概 况  20-22
  3.2 现有植被情况  22
  3.3 土 地 复 垦 适 宜 性 评 价  22-23
  3.4 土地复垦工程  23-37
    3.4.1 工程复垦  23-27
      3.4.1.1 覆土工艺  23-25
      3.4.1.2 场地整治  25-27
    3.4.2 生物复垦  27-35
      3.4.2.1 土壤改良  27-29
      3.4.2.2 复垦区种植物种的选择  29
      3.4.2.3 植被配置模式  29-35
    3.4.3 植被配置体现思想  35-37
4 食用菌废料在矿区复垦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37-49
  4.1 土 壤 重 构 的 概 念  37
  4.2 食用菌废料在复垦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37-49
    4.2.1 试验材料与种植试验基地  38
    4.2.2 试验过程  38-40
      4.2.2.1 香菇生产废料的发酵技术处理  39
      4.2.2.2 不同配比种植试验小区的建立  39
      4.2.2.3 香菇生产废料的加入方法  39
      4.2.2.4 种植作物试验  39-40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0-49
      4.2.3.1 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40-49
5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多功能植被恢复研究  49-58
  5.1 先锋草本植物的配置状况  49
  5.2 不同配置模式对主要复垦植被的影响  49-51
    5.2.1 刺槐在不同配置情况下的生长情况  49-50
    5.2.2 沙棘在不同模式下的生长情况  50-51
  5.3 复垦地野生植物侵入状况  51-52
    5.3.1 野生植物侵入的种类  51
    5.3.2 野生植物侵入的频度  51
    5.3.3 野生植物的侵入规律  51-52
  5.4 植被恢复对土壤基质的影响  52-54
    5.4.1 原地貌的土壤基质  52
    5.4.2 采矿后的土壤基质  52-53
    5.4.3 复垦初期的土壤基质  53
    5.4.4 复垦后的土壤基质  53-54
  5.5 主要复垦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演替趋势  54-55
  5.6 植物群落的演替分析及预测  55-56
  5.7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土地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56-58
6 排土场植被恢复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58-65
  6.1 生态效益  58-62
    6.1.1 景 观 生 态 效 应  58
    6.1.2 生物多样性效应  58-59
    6.1.3 排土场小气候变化效应研究  59-61
      6.1.3.1 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气温观测结果  59-60
      6.1.3.2 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地表温度变化效应  60
      6.1.3.3 不同生态条件下地温变化效应  60-61
      6.1.3.4 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  61
    6.1.4 空气净化效应  61-62
  6.2 经 济 效 益 分 析  62-63
    6.2.1 土壤熟化效益分析  62
    6.2.2 农作物效益分析  62
    6.2.3 草本类效益分析  62-63
    6.2.4 乔木类效益分析  63
    6.2.5 灌木类效益分析  63
  6.3 社会效益分析  63-65
7 结论  65-67
附 录  67-68
致 谢  68-69
参 考 文 献  69-70

相似论文

  1.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154.4
  2. 雅泸高速高寒高海拔山区路段边坡植被恢复探讨,U418.9
  3. 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X171.4
  4. 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小龙潭煤矿生态恢复研究,X171.4
  5. 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中环境保护法律的构建,D922.68
  6. 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预控研究,TD88
  7. 露天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动态变化研究,TD88
  8. 胜利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TD824.7
  9. 高寒退化草地狼毒群落种子库功能群特征及植被恢复研究,S812
  10. 邵阳县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模式林燃烧性研究及火行为仿真,S762
  11. 邵阳县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S718.5
  1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土壤种子库空间异质性分析,S714
  13. 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与土壤变化研究,S154.4
  14. 贵州普安县煤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P208
  15.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植被和土壤研究,Q948
  16. 珠江源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研究,X171.4
  17. 高潜水位矿区沉陷地的复垦治理方法,TD88
  18.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立法研究,F301
  19. 土地复垦方案报备流程进化与管理模式研究,F301
  20. 淮南煤矿复垦区土壤肥力空间分析与评价,TD88
  21. 关中平原高速公路扰动土壤植被恢复研究,Q94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矿业工程 > 矿山开采 > 矿区复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