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联合踝臂指数对冠心病预测价值的研究

作 者: 辛本强
导 师: 李继福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心内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臂踝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冠状动脉适影术
分类号: R5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联合踝臂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自2008年—2010年在我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患者194例,术前对其进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以及踝臂指数(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并根据ABI≤0.90为阳性,ABI>0.90为阴性,IMT≥0.9mm为阳性,IMT<0.9mm为阴性,设定为两项指标均为阴性为A组,ABI阳性为B1组,阴性为B2组,IMT为阳性组为C,组,阴性为C2组,两项指标均为阳性者为D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得出各组冠心病发病率。结果A组中冠心病发病率为9.1%,B1组为64.8%,B2组为29.9%,C1组为70.8%,C2组为28.4%,D组为89.1%,从以上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踝臂指数阳性能较好的预测冠心病(B1:64.8%比B2:29.9%,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也有重要意义(C1:70.8%比C2:28.4%,P<0.05),但联合以上两项指标均为阳性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要高于单独应用一项指标(D:89.1%比B1:64.8%,C1:70.8%,P<0.05),且联合以上两项指标为阴性对冠心病的排出价值要高于单独一项指标为阴性者(A:9.1%比B2:29.9%,C2:28.4%,P<0.01)。结论联合应用ABI、IMT两项指标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符号说明  9-10
前言  10-12
资料与方法  12-14
结果  14-15
讨论  15-20
小结及展望  20-21
附表  21-24
参考文献  24-26
综述  26-43
  参考文献  37-43
致谢  43-4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4

相似论文

  1. 颈动脉多普勒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R541.4
  2.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联素、C反应蛋白的关系,R589.7
  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肱指数、抵抗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R541.4
  4. 血浆内脏脂泌素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R541.4
  5.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低分子肝素治疗,R541.4
  6. 连云港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的流行病学研究,R181.3
  7. 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541.4
  8. 蛋白酶体α6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R541.4
  9. 慢性冬眠心肌组织间质重塑的实验研究,R541
  10.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R816.2
  11. 感染病原体总负荷及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R541.4
  12.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R541.4
  13. 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R816.2
  14. ASMA-FAM、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541.4
  15.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及治疗策略的分析,R587.1
  16.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9~+细胞表达水平的意义,R541.4
  17.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的临床研究,R541.4
  18. 三维斑点追踪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R541.4
  19.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65例临床分析,R542.22
  20. 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价值,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