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SWAT模型在赣东北红壤丘岗区林草系统水量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作 者: 代俊峰
导 师: 吕国安;陈家宙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SWAT模型 水量平衡 林草生态系统 红壤
分类号: S1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579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降水量的分配不均匀,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在降水丰富的我国红壤丘岗区存在季节性干旱、水土流失等问题。开展对红壤丘岗区水量平衡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室内测定、野外观测、资料搜集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应用SWAT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研究了赣东北红壤丘岗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林草、果作)的水量平衡,并对林草系统未来几年的水量平衡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区域水量平衡的影响因子。 在我国首次采用SWAT模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红壤丘岗典型集水区4种林草系统(自然草被、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地表径流、根层渗漏、蒸散、土壤蓄水量的时空特点,并用观测的地表径流对模型进了校正和验证,月地表径流模拟效率达到0.74,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线性回归决定系数为0.90。说明SWAT可以对红壤丘岗区林草系统的地表径流、根层渗漏和蒸散进行有效的模拟。 观测与模拟结果表明,年内降雨的不均造成了径流、渗漏、土壤蓄水量月份之间的差异,径流和渗漏多发生在雨季,4—6月份林草系统径流量和渗漏量分别占全年径流量和渗漏量的50%以上,阔叶林和混交林与针叶林和自然草被比较起来,前者径流量年内分布比后者更为集中。5—8月份林草蒸散量占全年蒸散量的55%以上。年际间气象条件(特别是降雨)的差异性导致了水量平衡的差异性。径流量和渗漏量受降雨的影响最大,蒸散量次之,土壤蓄水量的年变化量受降雨的影响最小。 4种林草系统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之间的差异表明,不同林草系统对区域水量平衡的影响较大,林地与草被相比,林地能有效地减少区域的地表径流量,其中以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效果最好。林地入渗性能大于草地。蒸散量是林地水量平衡支出中最大的一项,3种林地的蒸散量均大于草地。 应用SWAT模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区域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的果作系统的径流量比林地要大得多。根据多年历史气象资料对林草系统未来的水量平衡作出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气象条件是影响区域长期水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但土地利用方式对水量平衡也有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地能显著地减小区域的地表径流,而自然草被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比较小。 采用单因素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林草系统水量平衡的的参数敏感性。叶面积指数和土壤物理性质对林草系统水量平衡的影响一致,但林地和草被在有些参数的敏感性大小上存在差异,林地叶面积指数和模拟土层深度的敏感性大于土壤的物理性质(如萎蔫点、导水率、有效水含量)的敏感性,而自然草被的土壤物理性质的敏感性大于叶面积指数和模拟深度的敏感性。林地的水量平衡受反射率的影响没有草被受反射率的影响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1 前言  8-23
  1.1 问题的提出  8-10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7
    1.2.1 径流  10-13
    1.2.2 入渗  13-14
    1.2.3 蒸散  14-16
    1.2.4 水文模型  16-17
  1.3 SWAT模型的介绍  17-22
    1.3.1 SWAT模型发展与应用  17-19
    1.3.2 模型的主要结构  19
    1.3.3 气象模拟模块  19-20
    1.3.4 陆地水文循环过程  20-21
    1.3.5 地面覆盖与植物生长  21
    1.3.6 SWAT模型主要输出结果  21-22
  1.4 研究内容  22-23
2 材料与方法  23-26
  2.1 试验地自然条件  23
  2.2 试验设计与试验小区  23
  2.3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  23-24
  2.4 渗漏量的测定  24
  2.5 土壤性质的测定  24
  2.6 气象资料的获取  24
  2.7 SWAT模型模拟  24-25
  2.8 SWAT模型主要输入参数与参数获取方法  25-26
3 结果与分析  26-55
  3.1 不同林草系统水量平衡的观测结果  26-31
    3.1.1 地表径流  26-28
    3.1.2 渗漏  28-30
    3.1.3 水量平衡  30-31
    3.1.4 小结  31
  3.2 SWAT模型模拟不同林草系统水量平衡结果  31-43
    3.2.1 模型运行所需主要参数的取值  31-33
    3.2.2 SWAT模型校准和验证  33-35
    3.2.3 地表径流模拟结果  35-36
    3.2.4 根层渗漏模拟结果  36-37
    3.2.5 蒸散量模拟结果  37-41
    3.2.6 土壤蓄水量模拟结果  41-42
    3.2.7 水量平衡模拟结果  42-43
    3.2.8 小结  43
  3.3 不同林草系统在不同土壤、地形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43-44
    3.3.1 不同林草系统在同一小区上的水量平衡模拟结果  43-44
    3.3.2 同种林草系统在不同小区上的水量平衡模拟结果  44
  3.4 SWAT模型预测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水量平衡  44-48
    3.4.1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水量平衡的影响  44-45
    3.4.2 长期预测  45-48
    3.4.3 小结  48
  3.5 SWAT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8-55
    3.5.1 影响地表径流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9-51
    3.5.2 影响根层渗漏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1-52
    3.5.3 影响蒸散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2-54
    3.5.4 小结  54-55
4 问题讨论  55-58
  4.1 不同林草系统的水量平衡  55-56
  4.2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与最优模式的构建  56-57
  4.3 SWAT模型的模拟效率  57-58
5 结论  58-61
  5.1 红壤丘岗区水量平衡的时间差异  58-59
  5.2 红壤丘岗区不同林草系统的水量平衡差异  59
  5.3 SWAT模型在红壤丘岗区的模拟效率  59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水量平衡的影响评价  59-60
  5.5 水量平衡参数敏感性分析  60-61
参考文献  61-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2.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S511
  3. 长期定位施肥下红壤旱地碳氮通量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S158
  4. 基于实测土壤属性数据库的石壁水库流域SWAT模型径流模拟,P334.92
  5. 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业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X52
  6. 红壤—水溶液体系中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X703
  7. 湘北桤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S792.14
  8.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水文功能恢复研究,S791.27
  9. 莫索湾灌区渠系水量优化配置研究,S274
  10.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X171
  11. 铝工业废水零排放水质稳定技术研究,X703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水文风险管理研究,TV12
  13. 大沽河流域非点源氮输出及其对胶州湾水质影响的数值研究,X522
  14. 黑炭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红壤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S152
  15. 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磷素微生物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S158
  16.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碳氮的相互作用,S158
  17. 红壤丘陵区兴国县土壤侵蚀评价研究,S157
  18. 湟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的水文响应研究,P334.92
  19. 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湖泊水质关系研究,X524;P208
  20.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模型计算研究,X592
  21. 校园中水处理优化模型与雨污水量平衡研究,TU991.5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农业生物学 > 农业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