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

作 者: 陈希芹
导 师: 龚国淑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RAPD分析 rDNA ITS序列分析 致病性 营养体亲和性 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4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34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炭疽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对许多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多种炭疽菌可引起作物炭疽病,其中胶孢炭疽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四川、广西、海南等7个省的21种寄主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林木)炭疽病中分离获得36个炭疽菌菌株。根据形态特征,35个菌株被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仅1个菌株为尖孢炭疽(C.acutatum)。借助胶孢炭疽菌的种特异性引物CgInt、RAPD分析、rDNA ITS/5.8S序列分析等手段充分表明,除山药炭疽菌株(CG1)外,形态鉴定的胶孢炭疽菌(包括来自玉米、菜豆、香蕉)都符合胶孢炭疽菌的特征。 胶孢炭疽菌菌株间从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遗传水平、营养体亲和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变异。35个胶孢炭疽菌菌株在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盘的排列颜色、分生孢子的形状和大小、附着胞的形态及菌落日平均生长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RAPD和ITS/5.8S区域序列分析表明,胶孢炭疽菌群体内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RAPD数据,在0.72的相似系数水平上,28个菌株可以分成6个组,其中64%菌株被聚入优势组内,组内含有不同致病类型、不同寄主、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表明RAPD多态性与致病性、寄主种类、菌株地理来源间无明显的直接关系。通过rDNA的ITS/5.8S序列分析表明,胶孢炭疽菌种内菌株在此区域也有一定遗传变异。所有供试菌株(CG1除外)在苹果、葡萄、辣椒和四季豆的收获器官上经人工接种均可造成发病,引起典型的症状特征,其致病力存在着明显的分化,分为强、中、弱三类。同样,致病力分化与寄主种类及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采用硝酸盐nit突变体互补配对技术对28个胶孢炭疽菌进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表明,菌株间具有丰富的VCG多样性,28个菌株被划分成11个营养体亲和群,17个菌株(占61%)被划入优势组内。营养体亲和群的划分与寄主种类、地理来源、致病性和RAPD分析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1 前言  6-14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7
  1.2 文献综述  7-14
    1.2.1 几种分子标记方法  7-8
    1.2.2 炭疽菌的分类与鉴定  8-11
    1.2.3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1-14
  1.3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14
2 材料与方法  14-20
  2.1 菌株来源  14-16
  2.2 炭疽菌的形态鉴定  16
  2.3 菌株总DNA的制备  16-17
    2.3.1 菌丝的培养  16
    2.3.2 DNA提取与检测  16-17
  2.4 PCR扩增  17
    2.4.1 胶孢炭疽菌种特异性引物(CgInt)检测  17
    2.4.2 RAPD分析  17
  2.5 炭疽菌rDNA ITS区域的序列分析  17-18
    2.5.1 扩增引物  17-18
    2.5.2 PCR扩增  18
    2.5.3 PCR产物纯化与测序  18
    2.5.4 ITS序列数据分析和系统树构建  18
  2.6 胶胞炭疽菌的营养亲利性测定测定  18-19
    2.6.1 供试菌株  18
    2.6.2 培养基  18
    2.6.3 方法:硝酸盐利用营养缺陷型(nit)突变体互补测试法  18-19
  2.7 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19-20
3 结果与分析  20-34
  3.1 胶孢炭疽菌的形态特征  20-24
  3.2 胶孢炭疽菌的特异性扩增  24
  3.3 RAPD分析  24-27
    3.3.1 最佳引物筛选  24-25
    3.3.2 扩增结果  25-26
    3.3.3 聚类分析  26-27
  3.4 rDNA ITS序列分析  27-29
    3.4.1 扩增结果  27
    3.4.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7-29
  3.5 胶孢炭疽的营养体亲和  29-32
    3.5.1 nit突变体的获得  29-30
    3.5.2 营养亲和性的测定  30-32
  3.6 致病性  32-34
4 结论与讨论  34-37
  4.1 供试菌种的培养性状及鉴定  34
  4.2 胶孢炭疽菌的特异性扩增  34
  4.3 RAPD分析  34-35
  4.4 rDNA ITS序列分析  35
  4.5 营养体亲和性  35-36
  4.6 致病性  36-37
参考文献  37-42
英文摘要  42-43
致谢  43

相似论文

  1.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2.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3.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4.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5.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6.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7.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8.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9.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0.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1.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2.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13.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14.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15.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16.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17. 西瓜噬酸菌致病相关基因hisA及hisC的功能研究,S436.5
  18.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19. 双组分系统基因MoSLN1和MoSKN7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S435.111.41
  2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受DSF调控的鞭毛基因和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S435.111.4
  21.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侵(传)染性病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