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洪雅人工林赤腹松鼠的种群生态和其对林木危害的研究

作 者: 蔡红霞
导 师: 曾宗永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齿印 单因素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食性 危害率 危害动态
分类号: S76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对四川省部分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危害树种为柳杉(Crypotomeria fortunei)和杉木(Cunninghami lanceolata)。危害方式主要有啃食和条状剥食树皮,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一部分树木死亡。为了探讨有效可行的松鼠危害防治策略,我们在危害严重的洪雅县林场目禅寺工区进行了近2年的野外工作,对赤腹松鼠的生物学特征、种群生态学、危害动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根据不同林龄、危害程度、生境等条件设立6个研究样地,每个月定期在其中观察松鼠活动行为,调查危害情况。同时在调查期间解剖样地外猎获个体,测量各项形态学指标,分析其胃内容物和观察繁殖器官发育情况。 本次研究探索出利用齿印法估计危害林木的赤腹松鼠的种群数量。由于赤腹松鼠个体较大,活动能力强,所以研究小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方法(如铗日法、标志重捕法等)对其不适用。通过观察发现被赤腹松鼠啃食过的树皮上留有清晰的上门齿齿印,测量获得大量的齿印宽度数据,然后利用生物统计学软件MSUSTAT对同一样地内被松鼠啃剥下的树皮上的齿印宽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说明这些齿印是由不同只松鼠留下的,再利用Newman-Keuls法进行多重比较。齿印宽度没有显著差异的树皮被认为是同一个个体啃食的,以这个原则对树皮进行分组,组数即为该样地内赤腹松鼠个体数。 野外观察发现赤腹松鼠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周期性,即晨昏活动频繁,其他时间内活动较少。对31个解剖个体的5个形态学指标分别进行Kolmogorov-Smimov的单样本检验,结果显示赤腹松鼠的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后足长都呈正态分布,其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体重(g)[256.6,451.8]、体长(mm)[192.4,235.9]、尾长(mm)[154.3,233.5]、耳长(mm)[13.7,22.7]、后足长(mm)[32.6,56.9)。由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t-检验结果显示,体长和后足长有性二态现象。由解剖分析胃内容物可知,赤腹松鼠主要食植物 回 四)11人学硕上学位论义性食物,偶尔取食少量的昆虫。食物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春季非常单一(主要由植物嫩芽和柳杉树皮组成)到夏、秋季逐渐丰富(取食多种野生浆果和柳杉、杉木树果),到冬季变得再度单一。 对各个样地利用齿印法分析齿印数据,发现危害严重时,相应的害鼠数量就多,几个样地危害高峰期采用齿印法计算出的个体数量分别如下:样地1和二(两个样地相连,因此看作一个大样地估计数量)中有4只、样地3有6只、样地4有3只、样地5有3只。样地6因人类活动干扰,长期没有危害,因此未获得分析所需的数据。 每个月定期对各个样地的危害率调查,分析赤腹松鼠的危害动态,结果显示一年里,Zwt月是危害集中发生的时期,3、4月达到高峰,sed月危害率逐渐降低,到7叶 月,几乎再没有发现新危害。12月到1月又开始剥皮危害,并且危害率呈上升趋势,到3、4月又达到危害的高峰期。 总之,现有的研究结果说明,赤腹松鼠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与其食性的季节性变化、种群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我们己经明确了洪雅人工林赤腹松鼠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冬、春两季食物缺乏,因此其危害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这些结果将为探索赤腹松鼠危害防治策略提供基本的生物学依据。

全文目录


论文部分  4-33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8
  1. 前言  8
  2. 样地自然概况  8-9
  3. 赤腹松鼠种群生态学和危害的研究方法  9-13
    3.1 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9-10
    3.2 种群数量的齿印研究法  10-13
    3.3 危害动态的调查  13
  4. 结果  13-23
    4.1 解剖资料分析  13-16
    4.2 野外观察结果  16-17
    4.3 赤腹松鼠的种群数量估计  17-22
    4.4 赤腹松鼠的危害动态  22-23
  5. 讨论  23-27
    5.1 赤腹松鼠的生物学特征  23-24
    5.2 齿印法的讨论  24-26
    5.3 危害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26
    5.4 危害与食性的季节性变化  26-27
  6. 总结  27-28
  附图1  28-29
  附图2  29-30
  附图3  30-31
  参考文献  31-33
综述部分  33-51
  1. 啮齿动物的简述  33-37
    1.1 啮齿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3-34
    1.2 鼠害  34-35
    1.3 啮齿动物种群生态的研究  35-37
  2. 松鼠科啮齿动物的危害  37-38
    2.1 有害松鼠及其危害方式  37-38
    2.2 松鼠危害的原因  38
  3. 人工林的鼠害  38-42
    3.1 人工林的特征  38
    3.2 人工林鼠害频发的原因  38-39
    3.3 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  39-42
  4. 赤腹松鼠的生物学特征  42-45
    4.1 我国台湾赤腹松鼠的生物学特征  42-43
    4.2 我国台湾赤腹松鼠的防治策略  43-45
  5. 我国大陆对赤腹松鼠的研究概况  45-47
    5.1 研究现状  46
    5.2 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  46
    5.3 本次研究的特点  46
    5.4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46-47
  6. 总结  47
  参考文献  47-51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2. 天然抗氧化剂和可食性膜对腌腊肉制品抗氧化效果的研究,TS251.6
  3.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种食肉动物的食性及其种间关系研究,Q958.1
  4. 新疆两种荒漠蜥蜴两性异形、食性和繁殖的研究,Q958.1
  5. 广西靖西县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取食生态初步研究,Q958
  6. 谷朊粉基复合型可食性蛋白膜的研究,TS206.4
  7. 重庆自然工况住宅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建筑影响因素分析,TU831
  8. 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唐鱼生境研究和保护生物学对策,S863
  9. 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鸣叫行为研究,Q958
  10.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食性研究,Q958
  11. 郑州地区4种尸食性苍蝇mtDNA中COI基因序列的检测,Q78
  12. 工厂化养殖水体的生物资源化处理研究,X703
  13.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645.1
  14. 鱼皮明胶的壳聚糖与酶法复合改性及其膜性能研究,R318.08
  15. 双壳贝类滤食对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S917.4
  16. 拉萨裸裂尻鱼的食性及食物选择的研究,S917.4
  17. 澜沧江丝尾鳠生物学和资源,S917.4
  18. 太湖梅梁湾梅鲚的食性研究:胃含物和稳定同位素分析,S917.4
  19. 花生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可食性膜中的应用,R151
  20. 样本率多重比较方法的应用研究及SAS程序,R195
  21. 鲜切菠萝加工保鲜关键技术研究,TS255.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动物为害及其防治 > 啮齿类动物为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