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病变特点与OCSP亚型的关系

作 者: 刘喜灿
导 师: 许予明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彩超 卒中分型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观测缺血性脑卒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了解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OCSP)分型与颅外段的颈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纳入并登记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2年登记了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854例,其中675例(79%)患者进行了颈动脉的彩超检查。675例患者的OCSP各亚型构成比例如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PACI)占32.7%,腔隙性脑梗死(LACI)占26.1%。完全前循环脑梗死(TACI)占23.0%,后循环脑梗死(POCI)占18.2%,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215例(31.9%),其中颈动脉狭窄≧50%,颈动脉闭塞患者共93例(13.8%)。在386例(57.2%)患者中共检出了515个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的不稳定斑块占51.0%,发生的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为常见61.5%(317/515)。OCSP各亚型间比较,颈动脉狭窄≧70%的部分前循环脑梗死(PACI)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最高(14.5%);完全前循环脑梗死(TACI)患者的颈动脉狭窄(50%~69%)率最高(22.6%),且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最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很常见,OCSP不同亚型颈动脉病变特点不一样,OCSP分型与颈动脉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前言  9-11
资料及方法  11-15
结果  15-19
讨论  19-23
结论  23-24
参考文献  24-26
综述  26-35
  参考文献  33-35
附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35-40
导师培养阶段  40-41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1-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2. 脑血通鼻腔喷雾乳剂抗脑缺血的作用研究,R285.5
  3. 缺血性脑卒中的OCSP分型与NIHS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之间相关性研究,R743.3
  4.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及程序性降压对预后影响相关性研究,R743.3
  5. P38MAPK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SB239063的神经保护功能,R743.3
  6.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间窗的临床研究,R277.7
  7. 弱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卫生技术评估,R743.3
  8. 活脑康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53等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
  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R743.3
  10.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关系的研究,R743.3
  11.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R743.32
  12. 联合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评价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临床意义,R743.3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Glu、Aβ1-40和Aβ1-42水平的研究,R743.3
  14.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R246
  15. 延迟亚低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的作用以及对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观察,R743.3
  16. DETA-NONOate对卒中后大鼠NADPH氧化酶介导的氧化应激的影响,R743.3
  17. miRNA-146a和EPHX2基因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R743.3
  18.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淋巴细胞亚群反应性的影响,R277.7
  19. 针刺肝俞、肾俞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NPY含量以及脑组织中NPYmRNA表达的影响,R245
  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津液不足的相关性研究,R277.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