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

作 者: 秦良杰
导 师: 朱栋霖;刘祥安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历史叙事 私人空间 轴心化写作 知识分子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3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十七年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物形象的私人空间入手,分析作家私人空间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个人与历史的复杂网络中,揭示作品内外的人(人物形象与作家本人)在叙事活动中的功能及其局限。 论文力图通过剖析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勾勒作品的思想史脉络,描绘知识分子心灵领域的地形图,探索展现于我们常识之中的历史的具体成因。 论文借鉴新历史主义文论和叙事学理论,认为:十七年长篇小说通过历史叙事实现其社会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并在时代思想陷于贫困化的具体历史阶段,步入轴心化写作的僵局。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4
英文摘要  4-5
前言  5-10
第一章 私人空间的萎缩  10-23
  一、 非个人化的个人生活—作品中人物的私人空间  10-14
    私人空间与私人时间—阶级斗争观念下的性与爱  10-14
  二、 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  14-19
    对个人主义的围剿—时代与文学思潮中的个人主义  14-19
  三、 作家的私人空间  19-23
    人事、工资、稿酬:作家的组织化—体验生活与作家私人空间的丧失  19-23
第二章 历史叙事格局的形成与轴心化写作  23-35
  一、 十七年历史语境下的叙事  23-27
    政治运动中的写作—新的写作规范—政治与艺术的双重桎梏  23-27
  二、 叙事悖论  27-31
    胜利者的叙事姿态—人物轴心化描写:定位与单——作者自我意识的泛滥—作品接受与作家主观意图的悖论  27-31
  三、 轴心化写作与历史叙事  31-35
    轴心化叙事与历史发展观—历史叙事与“历史”的形成  31-35
第三章 学术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僵化  35-45
  一、 时代思想的贫困  35-41
    历史想象的贫困:建国后的史学大讨论—学术思想的禁锢与凋萎  35-41
  二、 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心理  41-45
    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十七年”知识分子的身份问题与心理特征  41-45
结语: 在世界文学视野中  45-48
注释  48-55
参考书目  55-57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57

相似论文

  1.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2. 女性公务员和知识分子与男性同龄退休的需求及对策研究,D669.6
  3. 知识分子言说的媒介异化研究,G206
  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G0
  5. 《新社会》的“新社会”之梦,K261.1
  6. 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I206.7
  7.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8. 戴维·洛奇小说的校园知识分子形象研究,I561
  9. 论特里丰诺夫小说中的“市侩现象”,I512
  10.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抵抗,C913.5
  11. 大众媒介公共性研究,G206
  1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B546
  13.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14. 大众的神化与神话,I206.6
  15. 现代诗性隐喻:作为消解现代诗歌困境的一个方法及其建构,I207.25
  16. 论《新潮》杂志的“三重世界”,I206.6
  17. 论90年代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I207.25
  18.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D613
  19. 伍迪·艾伦电影研究,J905
  20. 寻求反抗下的终极救赎,I512
  21. 上下求索的先觉者,I31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