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逆转恶性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作 者: 张晓春
导 师: 焦中华
学 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内科
关键词: 肿瘤多药耐药性 逆转汤/血清药理学 环抱菌素A MCF7/ADM细胞株逆转
分类号: R73-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研究逆转汤、低剂量环孢菌素A(CsA)逆转恶性肿瘤多药耐药性(MDR)的疗效及毒性,本课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晚期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P-gp、MRP、LRP、GST的表达,将阳性表达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逆转汤组、CsA组,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化疗,逆转汤组患者在化疗前3天和化疗同时服用逆转汤,CsA组在化疗前一天和化疗同时服用CsA,剂量为6mg/kg/d,结果示逆转汤组化疗有效率为50.0%,CsA组为53.8%,对照组20.0%;逆转汤组和Cs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逆转汤组生活质量、体重变化、化疗的毒副作用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均与CsA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研究表明逆转汤和CsA对化疗有同样的增敏作用,逆转汤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而CsA则无此功效。 本研究进一步对耐药细胞株探讨了逆转汤和CsA的逆转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既采用逆转汤提取液直接加入到细胞培养体系中的方法,又采用了血清药理学方法,与MCF7/ADM细胞共同孵育。MTT结果显示逆转汤提取液及其含药血清和低剂量CsA及含药血清均有逆转MCF7/ADM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此逆转作用可经口服药物在体内实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提示逆转汤逆转°MDR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降低P-gp的表达来实现。本研究为逆转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及实验依据。
|
全文目录
引 言 10-11 临床研究 11-24 一、 一般资料 11-12 二、 方 法 12-20 1、 检测方法 12-13 2、 治疗方法 13-20 三、 结 果 20-24 1、 免疫组化结果 20 2、 临床疗效 20-21 3、 生活质量的变化 21 4、 体重的变化 21 5、 治疗前后外围血像变化 21-22 6、 各组非血液毒性比较 22-23 7、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23-24 实验研究 24-37 一、 材 料 24-25 1、 细胞系与细胞培养 24 2、 药物及含药血清的制备 24 3、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24-25 二、 方 法 25-26 1、 体外细胞毒测定 25 2、 流式细胞仪测定P-gp表达及细胞周期分析 25-26 三、 结 果 26-37 1、 MTT结果 26-30 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30-37 讨 论 37-46 一、 MDR的生化及分子机制 37-41 二、 MDR的检测方法 41-42 三、 逆转汤立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42-43 四、 临床及实验研究分析 43-46 结 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 谢 50
|
相似论文
- 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五味子软胶囊的药学研究,R285
- 热疗联合α-IFN逆转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耐药性的研究,R734.2
- 透明质酸寡糖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R94
- siRNA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体内外研究,R730.5
- 肝癌中少量SP表型细胞富集类肿瘤干细胞特性及与新型干细胞标志ABC转运体家族成员ABCG2相关性研究,R735.7
- 乌头碱逆转耐药性人口腔上皮鳞状癌细胞分子机制研究,R273
- 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给药系统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730.5
- 带有特殊二糖模块的薯蓣皂苷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73-36
- 携带IL-24基因的E1区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R73-36
- 茋类天然产物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R73-36
- 牛磺酸对化疗荷瘤小鼠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R73-36
- 原癌基因c-myc RNA干扰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36
- 肿瘤细胞阿霉素转运动力学模型研究,R73-36
- 小鼠IL-21 cDNA克隆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初步研究,R73-36
- DC与CIK共培养后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R73-36
- 核酸酶Onconase抗肿瘤研究,R73-36
- 华蟾素诱导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实验研究,R73-36
- 天然活性物SPA抗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与机理探讨,R73-36
- 紫杉醇对淋巴细胞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R73-36
- 成熟DC培养方法的修饰优化及与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相关性研究,R73-3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肿瘤学实验研究 > 治疗实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