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冀中坳陷晚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赋存

作 者: 梁苏娟
导 师: 刘池阳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晚新生代 右旋剪切 油气聚集 武清凹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4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北部,属于次一级构造单元,坳陷与盆地具有相同的构造演化史。晚第三纪,盆地结束了早第三纪的伸展裂陷活动,进入了坳陷盆地阶段。本文着重分析冀中坳陷晚新生代坳陷阶段的构造及油气赋存特征。坳陷在晚新生代沉积了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第四系固安组、杨柳青组、欧庄组及全新统。沉积相以河流相为主,霸县凹陷和武清凹陷湖沼相较发育。包括冀中坳陷在内的河北平原在第四纪发生了六次海侵,冀中坳陷属于滨海相。坳陷及邻区,尤其北区和北缘的渤张构造带,晚新生代构造活跃。坳陷内北北东向断裂以右旋剪切活动为主。河东-牛东断裂垂向活动强烈,马西、河间断裂右旋剪切活动显著,正花状伴生构造发育;向南,断裂活动较强。断裂组合平面上以雁列、帚状、羽状为主,剖面上以花状、梳状、“y”字叠合状为主。北北东-北东向断层发生了顺时针偏转,北西向断层发生了逆时针偏转。坳陷北缘的渤张构造带北西向左旋张剪活动明显,使该带发育晚新生代雁列式断陷群。晚新生代发育呈共轭剪切关系的两个地震带,即北北东向的唐山-河间-磁县地震带与北西向的渤张地震带。沉积、断裂、地震、海侵、河道变迁等地质活动规模及特征均表明,坳陷在晚新生代应力场相对于早第三纪发生了变换,即由北西西-南东东向拉张为主伴随北北东-北东向右旋剪切,转变为北北东向右旋剪切为主。晚新生代坳陷发生的一系列构造变动,是盆地深部热冷缩作用与板块构造运动相联合的结果。板块构造运动以(古)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和速度的增加为主控因素;同时,受印度板块锲入欧亚板块对华北地区所产生的“滑线场效应”的远程影响。晚新生代构造活动对前上第三系成藏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沉积与断裂活动联合作用,控制晚新生代油气藏的形成。烃源岩以沙三与沙一段为主,沙一段最有利。储集体为河道砂岩,断层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对油气成藏有重要作用。断裂活动不甚强烈的中区南部,是上第三系油藏的主要分布区,也是目前最有利的上第三系油藏勘探区。向北,岔河集-马西-河间构造带上扭动背斜翼部,文安斜坡南段及武清凹陷等地区上第三系均具备油气成藏条件。武清凹陷中部在晚新生代沉积速度快,厚度大,湖沼相占主要地位,断裂活动较弱,具备了生物气、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的浅层天然气成藏条件。

全文目录


前言  7-8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坳陷背景  8-14
  第一节 自然地理  8-9
  第二节 盆地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  9-11
  第三节 坳陷构造区划  11
  第四节 坳陷沉积建造  11-14
    一、 下第三系  11-13
    二、 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13-14
第二章 晚新生代的沉积演化  14-27
  第一节 上第三系及其沉积特征  14-20
    一、 中新统下部—馆陶组  14-16
    二、 中新统上部-上新统—明化镇组  16-20
  第二节 第四系及其沉积特征  20-27
    一、 更新统  20-21
    二、 全新统  21-24
    三、 第四纪海侵  24-25
    四、 小结  25-27
第三章 构造特征及演化  27-48
  第一节 断裂活动特征  27-36
    一、 主要断裂  28-33
    二、 断裂组合及走向  33-34
    三、 断裂活动特点  34-36
  第二节 坳陷北部的NWW向活动构造带  36-39
    一、 断裂构造  36-38
    二、 沉降作用与沉积盆地(凹陷)  38-39
  第三节 区域沉积厚度变化特征  39-40
  第四节 与构造活动有关的其它地质现象  40-45
    一、 河北平原第四纪海侵  41
    二、 地震活动  41-43
    三、 河道变迁  43-44
    四、 坳陷及北缘构造特征小结  44-45
  第五节 坳陷演化的动力机制  45-48
    一、 坳陷深部机制  45-46
    二、 板块构造活动的影响  46-48
第四章 油气成藏分析  48-61
  第一节 对前上第三系成藏条件的影响  48-50
  第二节 上第三系油气赋存  50-55
    一、 气发现与资源规模  50-52
    二、 两套储盖层组合  52
    三、 多类供油通道  52-54
    四、 圈闭类型及成因  54-55
  第三节 留北、留西油田剖析  55-59
    一、 油田概况  55-57
    二、 成藏条件分析  57-59
  第四节 上第三系油气藏分布规律  59-60
  第五节 与渤中坳陷上第三系成藏条件对比  60-61
第五章 上第三系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61-66
  第一节 下生上储型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  61-62
  第二节 武清凹陷自生自储型浅层天然气评价预测  62-66
    一、 有关概念  62-63
    二、 勘探现状  63-64
    三、 武清凹陷浅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64-66
结论  66-67
参考文献  67-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渤海湾盆地北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P618.13
  2.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3. 河北阳原钱家沙洼QK综I孔泥河湾组的介形虫和地层划分对比,Q915
  4. 武清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东营组地震相与成藏条件分析,P618.13
  5.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P618.13
  6.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盆山耦合与油气聚集,P618.13
  7. 层序地层学在饶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研究,P618.13
  8.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P539.3
  9. 松辽盆地滨北中东部构造特征的地球物理证据与油气构造条件分析,P618.13
  10. 松辽盆地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P618.13
  11.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P542
  12. 冀中坳陷马西地区构造地层演化及岩性油藏预测,P618.13
  13. 贺兰山、秦岭山脉新生代伸展隆升及断层摩擦生热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P542
  14. 南堡凹陷东营组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618.13
  15. 海拉尔盆地贝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储层预测与成藏特征,P618.13
  16. 渤海湾盆地生物气成藏过程中散失作用研究,P618.13
  17.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标型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P575
  18. 冀中坳陷蠡县斜坡北段沙河街组储层分布与油气聚集,P618.13
  19.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的构造格架和演化,P548
  20.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构造岩相特征与有利目标预测,P5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