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比较研究

作 者: 胡小晖
导 师: 延军平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效应 比较研究 秦岭
分类号: P4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557次
引 用: 1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世界各国对全球变化研究十分重视,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的能源、水、食物和健康问题等,都是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面对全球变化,人类社会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开展区域环境变化研究,对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秦岭作为我国南北环境的分界线,以它的南北地区为研究对象显然具有典型性与可操作性。全球变化下秦岭是否还具有气候分界作用?它的环境变化情况怎样?关中、陕南处在季风区的边缘,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因此研究两地区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对了解季风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在陕西境内为最高的一段,我们选择了关中、陕南两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搜集了关中、陕南近50年的有关气象资料。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MapInfo软件,Lotus1-2-3、Excel电子表格等,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波谱分析以及时间序列模拟。 对关中、陕南地区气候变化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对两地区年均温、年均降水的总体变化对比,以及对两地区各季气温、降水变化的对比研究,以期找出秦岭两侧气候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情况。同时利用时间序列较长的西安、汉中两站点的气温、降水的记录,对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的趋势、阶段性、周期性以及气候变化的突变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关中地区的降水进行了时间序列模型模拟预测。最后对两地区在全球变化下的灾害发生情况作了比较。 得出的主要结论: l,全球变化下,目前秦岭仍具有气候分界线的作用。50年代以来,关中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呈暧干化,陕南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呈冷干化;关中近50年共增温为0.690℃,降水量约减少了115.96mm,关中地区的暖干化主要表现在冬半年的暖冬、干秋和夏季的干化,80年代以来最为剧烈;陕南气候变化总体上为冷干化,近50年降温约0.2867℃,降水约减少了 29.75mm,主要表现在夏季气温降低,秋季干化。 2,关中地区对东南季风减弱的响应比陕南更为敏感,主要表现在夏季的降水上;两地区的西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秋季降水变化上,西南季风活动的盛、衰交替在两地的响应季降水变化的少与多的交替。 3,关中地区的气温变化与中国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同步性,关中气温增温幅度比全国增温幅度大;伴随省全球增温,夫中地区降水减少,加上蒸发量的增加,关中地区干旱化日趋严重。 4,在!950年左右汉中曾发生一次本世纪较大的气温突变,这是一次由暖到冷的突变,中国气温在 1949~1950年也发生了一次由暖到冷的突变,而西安并不显著。 5,在气温变化周期上,汉中以8~10年左右和4年左右的周期较为显著,西安以16~18年周期较为显著;在降水变化上,汉中以8~10年左右的周期较为显著,西安以6年左右周期较为显著。 6,全球变化下,极端灾害事件的大旱年和大涝年关中多于陕南,尤其进入九十年代更为明显;连旱次数与连旱年数都有增加趋势: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是陕南的灾害增加明显多于关中;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都有增加趋势。 本文力图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 l,选题上的创新,本课题弥补了国内在区域环境研究方面的不足。 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对关中地区降水时间序列的模型模拟,把对区域环境的研究定量化。

全文目录


  3-4
  4-5
  5
  5-8
1.前言  8-12
2.50年代以来关中、陕南气温变化步调一致、趋势相反  12-22
  2.1 20世纪北半球与中国气温变化情况  12-13
  2.2关中、陕南气温变化比较  13-20
  2.3 关中、陕南气温变化的空间表现  20-22
3.50年代以来关中、陕南地区趋于干旱化  22-32
  3.l关中、陕南降水变化比较  22-27
  3.2两地区降水变化的空间比较  27-29
  3.3关中地区降水平稳时间序列ARMA分析  29-32
4.30年代以来西安气温波动变化与汉中气候的冷湿化趋势  32-44
  4.1 西安、汉中气温变化分析  32-38
  4.2西安、汉中降水变化分析  38-44
5.全球变化下关中、陕南两地区环境效应的比较  44-61
  5.l气候变化与灾害发生  44-47
  5.2两地区灾害发生有强度变大、频率增高趋势  47-61
6.结论与讨论  61-63
  6.l 结论  61-62
  6.2讨论  62-63
致谢  63-64
  64-72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3.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4.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5.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6.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7.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8.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9. 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比较研究,D663.2
  10.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11. 人教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比较研究,G633.3
  12. 河南省新乡市中学学校美术教学和校外美术教学的比较研究,G633.955
  13.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F205
  14. 海南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P457
  15. 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研究,D756.1
  16.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17. 国际碳排放贸易兴起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X196
  18. 全球气候治理发展历程与欧、中、美气候政策分析,X321-09
  19. “人教版”与“上科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本STS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7
  20.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绘画形象比较研究,J20-03
  21. 中日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综合难度之比较研究,G633.6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气候学 >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