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的同步分离分析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作 者: 周征
导 师: 王柯敏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模式滤光 光化学传感器 同步分离 多通道 环形空腔 硅烷化试剂 折射率变化 毛细管液相色谱 毛细管等速电泳 共价固定
分类号: TP2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在新型光纤化学传感模式——模式滤光检测的基础上开展的。光纤模式滤光传感器是基于折射率变化光化学传感器,本文旨在研究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和将分离技术同此方法结合建立同步分离分析的传感器,主要工作围绕四个方面开展: 一、作者开展了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的研究工作,同时还对多通道模式滤光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想的条件下,即将入射的激光抽象地认为是绝对平行的光线;激光在光纤内传播不存在散射和吸收;光纤表面绝对平整,建立了多通道模式滤光的数学理论公式,并用理论公式合理地解释了一部分实验现象。首次在国际上明确提出了可以基于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实现对样品的同步分离分析。 二、用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方法对葡萄糖水溶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进行了测定,检测范围从0.5%-20%(wt%)。在建立了标准工作曲线后,用三不同的检测通道对实际样品5%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测定都与药典法相吻合。实验还表明此多通道模式滤光仪器的响应迅速、重现性好。在实验的基础上论证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同步分离分析。 三、为了在模式滤光传感器的环形空腔内实现分离功能,作者又对具有液相色谱功能的共价键合涂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用共价键合的方法,在光纤和毛细管内壁共价固定了一层长链烷基的硅烷化试剂(WD-10),在甲醇的水溶液为流动相的条件下,构造了一个开管的反相毛细管液相色谱。发现了乙醇、丁醇、苯甲醇的停留时间不一样,并从三个通道观察到了乙醇和丁醇在柱内不同位置的分离情况。初步证实了将长链烷基的硅烷化试剂(WD-10)共价固定在环形空腔内表面可以实现同步分离分析。 四、将毛细管电泳和基于折射率变化的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结合起来, 实现对样品的同步分离分析。以模式滤光传感器的环形空腔作为毛细管电 泳的场所,它是由直径为530微米的毛细管和直径为400微米的光纤构成 的。在用 10InMHCI溶液为前导缓冲液,用 10InM Tris溶液为尾随缓冲液, 以环形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的方式分离样品溶液中乙氨酸(9.7InM) 和丙氨酸(9.3InM),并从三个通道观察到了处于毛细管不同位置时样品溶 液中乙氨酸和丙氨酸的分离倩况。从不同通道的模式滤光信号都可以出乙 氨酸和丙氨酸浓度相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2
  1-1 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0-13
  1-2 基于折射率变化的光化学传感器  13-15
  1-3 我们的研究工作  15-22
第二章 光纤模式滤光分析仪的改进和多通道检测软件的编写  22-34
  2-1 光纤模式滤光分析仪的改进  22-24
  2-2 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软件的编写  24-34
    2-2-1 原来使用的程序存在缺陷和不足  24-25
    2-2-2 新编模式滤光检测软件的特点  25-26
    2-2-3 新编模式滤光检测软件的使用效果  26-28
    2-2-4 新编模式滤光检测软件最主要部分程序  28-34
第三章 光纤模式滤光检测的理论和同步分离分析的提出  34-41
  3-1 理想光纤模式滤光检测的理论模型  34-38
  3-2 光纤模式滤光检测的实际情况  38-39
  3-3 同步分离分析  39-40
  参考文献  40-41
第四章 多通道光纤模式滤光检测葡萄糖及应用  41-53
  4-1 引言  41-42
  4-2 实验  42-44
  4-3 结果与讨论  44-51
    4-3-1 同步分离分析的可能性  44-47
    4-3-2 无涂层的环形模式滤光传感器的响应  47-50
    4-3-3 无涂层的环形模式滤光传感器的重现性和可逆性  50
    4-3-4 无涂层的环形模式滤光传感器的应用  50-51
  4-4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3
第五章 同步分离分析的模式滤光色谱传感器的初步研究  53-64
  5-1 仪器与试剂  53-55
  5-2 实验部分  55-56
  5-3 结果与讨论  56-62
  5-4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4
第六章 基于模式滤光检测的同步分离分析毛细管电泳研究  64-73
  6-1 光纤模式滤光毛细管电泳仪  64-66
  6-2 实验部分  66-68
  6-3 结果与讨论  68-72
  6-4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基于经络的多通道人体信息检测仪的研制,TH776
  2. 基于OSG的船舶驾驶系统视觉仿真研究,U664.82
  3. 多路压力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12
  4. 多通道闪存控制器模块化设计与实现,TP333
  5. 工业用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装置的研究,TM835.2
  6. 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装置,TM835.2
  7. 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与阵列信号预处理技术研究,TN957.51
  8. 多通道NANDFlash控制器的设计,TP333
  9. TDICCD大视场多通道图像自动拼接方法,TP391.41
  10. 药物小肠吸收能力评价方法研究,R96
  11. 多通道在线电能质量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TM76
  12. 基于缓冲检测器的固态硬盘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TP333.35
  13. 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的频谱相干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R318.04
  14. 多通道电磁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15. 多通道信息元素整合的学习模型探究,TP391.6
  16. 基于压缩感知的脑电信号压缩采样,TN911.7
  17. 基于DWDM的多通道光纤光栅解调仪,TN253
  18. 海面溢油机载多通道激光雷达系统硬件设计与实验,U698.7
  19. 低频多通道SAR/GMTI系统通道误差校正及杂波抑制方法研究,V443.2
  20. 大气背景测量多通道光学系统及其测量能力研究,TH765.84
  21. 外同步触发、多通道、单周期函数发生器设计,TM93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元件、部件 >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 > 化学传感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