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辣椒制品表观辣度的模糊评价方法的研究
作 者: 李晓燕
导 师: 李忠海;杨代明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关键词: 辣椒制品 表观辣度 快速溶剂萃取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分类号: S64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辣椒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约占湖南省蔬菜种植面积的8%左右。除了鲜食以外,辣椒加工已成为湖南省辣椒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目前,国内外关于辣椒制品辣度的研究尚少,专门文献报道不多。由于辣椒制品的表观辣度与辣椒的辣度存在显著差别,因此开展辣椒制品表观辣度分级分类的研究是辣椒制品标准化的最重要的课题,对于辣椒制品的科学研究、引导辣椒产业发展、指导消费及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辣椒酱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溶剂浸渍法、机械振荡法、超声波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进行辣椒素的提取,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法(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ASE)最省时且提取效果最好,并对ASE法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当温度为140℃,静态时间为4 min,冲洗体积为80%,循环次数为3次时,提取效果最好。对国标方法测定辣椒及辣椒制品辣度的感官评价试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表明对于通过腌渍工艺获得的辣椒制品而言,不能用国标方法进行辣度分级。对61个辣椒制品进行直接品尝法感官试验得到的表观辣度可以分为如下四个辣度级别:微辣、中辣、很辣、猛辣。以新鲜的剁辣椒为原材料腌制成总酸、食盐、总糖、脂肪含量不同的剁辣椒制品,经过感官评价试验证明:总酸、食盐、总糖、脂肪对剁辣椒的表观辣度都有一定的减弱作用。一般含量越多,对表观辣度的减弱程度越大。测定包含剁辣椒、辣椒酱及泡辣椒的61个样品的总酸、氨基酸态氮、食盐、总糖、脂肪和辣椒素,以这6个理化指标为影响因子,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61个样品进行聚类,聚成了6个子类,得到的聚类结果与直接品尝法感官评审结果一致:A]包含33个剁辣椒和2个泡辣椒,表观辣度感官评审结果为“微辣”级;A2包含2个剁辣椒、17个辣椒酱和1个泡辣椒,A3包含2个泡辣椒,A4只有一个辣椒酱,A2、A3、A4三个子类的表观辣度感官评审结果均为“中辣”级;A5包含个剁辣椒和一个辣椒酱,表观辣度感官评审结果均为“很辣”级;A6只有一个样品是泡辣椒,表观辣度感官评审结果为“猛辣”级。然后对模糊辣度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根据由模糊聚类方法所得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辣椒制品的模糊辣度指数的范围为:微辣(0.15-0.41)、中辣(0.42-0.80)、很辣(0.81-1.00)、猛辣(>1.00)。对于剁辣椒而言只考虑总酸、总糖和辣椒素三个影响因素,由此也得到了剁辣椒的模糊辣度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与非简化公式得到的辣度范围一致。综上所述,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对辣椒制品的辣椒素进行提取效果最好,通过自制的剁辣椒样品进一步验证了总酸、食盐、总糖、脂肪对辣椒制品表观辣度的减弱作用。鉴于辣椒制品表观辣度本身的模糊性,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辣椒制品表观辣度的等级分类上,以模糊辣度来表示辣椒制品的表观辣度,并初步得到了模糊辣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1. 文献综述 11-22 1.1 概述 11-14 1.1.1 辣椒种属及起源 11 1.1.2 辣椒的营养成分 11-12 1.1.3 辣椒的功效 12 1.1.4 辣椒的种植 12-13 1.1.5 辣椒的饮食习俗 13 1.1.6 辣椒的加工现状 13-14 1.2 辣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16 1.2.1 辣椒素的性质与生物合成 14 1.2.2 辣椒素的提取研究进展 14-15 1.2.3 辣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5-16 1.3 辣椒及辣椒制品辣度的研究进展 16-19 1.4 模糊聚类方法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19-20 1.4.1 模糊聚类方法简介 19 1.4.2 模糊聚类方法的应用 19-20 1.5 辣椒制品表观辣度的模糊聚类评定方法研究的意义 20-22 2. 辣椒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及快速溶剂萃取条件的优化 22-28 2.1 材料与方法 22-24 2.1.1 试验材料 22 2.1.2 试验仪器 22 2.1.3 试验方法 22-24 2.2 结果与讨论 24-27 2.2.1 浸渍萃取法 24 2.2.2 机械振荡法 24-25 2.2.3 快速溶剂萃取条件的确定 25-27 2.2.4 快速溶剂萃取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27 2.3 小结 27-28 3 辣椒制品辣度感官评价方法的研究 28-34 3.1 材料与方法 28-31 3.1.1 试验材料 28 3.1.2 试验方法 28-31 3.2 结果与分析 31-32 3.2.1 GB/T 21265-2007与GB/T 21266-2007测定结果的比较 31-32 3.2.2 乙醇提取稀释法、直接品尝法与GB/T 21265-2007的对比 32 3.2.3 直接品尝法的结果与分析 32 3.3 小结 32-34 4 主要呈味物质对剁辣椒表观辣度的影响的研究 34-39 4.1 试验材料 34 4.2 试验方法 34-36 4.2.1 标准品的选择与准备 34 4.2.2 样品的制备 34-35 4.2.3 感官评定 35-36 4.2.4 数据统计方法 36 4.3 结果与分析 36-38 4.3.1 总酸(酸味)对辣度的影响 36 4.3.2. 食盐(咸味)对辣度的影响 36-37 4.3.3 总糖(甜味)对辣度的影响 37-38 4.3.4 植物油对辣度的影响 38 4.4 小结 38-39 5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辣椒制品表观辣度分级研究 39-50 5.1 材料与方法 39-41 5.1.1 试验材料 39 5.1.2 试验仪器 39 5.1.3 辣椒制品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9-40 5.1.4 辣椒制品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40-41 5.2 结果与分析 41-49 5.2.1 辣椒制品表观辣度的模糊聚类指标筛选 41-42 5.2.2 辣椒制品表观辣度的模糊聚类结果的分析 42-46 5.2.3 辣椒制品模糊辣度指数的计算分析与模糊辣度分级的确立 46-49 5.3 小结 49-50 6 结论与展望 50-53 6.1 结论 50-51 6.2 展望 51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51-53 参考文献 53-58 附录A 58-64 附录B 64-65 致谢 65
|
相似论文
- 动物源食品和饲料中三类真菌毒素定量/确证方法研究,S816
- 饮用水和面制品中溴酸根检测方法的研究,TS207.3
- 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研究,R284
- 贵阳南明“老干妈”公司品牌战略管理研究,F426.82
- 辣椒制品中辣椒素同系物分析的关键问题研究,TS255.1
- 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多组分定量/确证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S859.84
- 动物可食性组织中兽药多残留检测关键技术研究,S859.84
-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 复合菌液浸泡玉米秸基质对西瓜穴盘育苗的影响,S641.2
- 番茄对稀土的耐性及修复污染环境的潜力研究,S641.2
- 基于发育指数的设施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S641.2
- 番茄果实采后品质特性变化及预测模型研究,S641.2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尖椒叶片生长信息获取中的应用,S641.3
-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产量品质与苗期耐氯化钙的影响,S641.2
-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S641.2
- 血红素加氧酶介导盐诱导的番茄幼苗侧根发生及其与过氧化氢的关系,S641.2
- 乙烯信号与血红素—血红素加氧酶系统在抑制番茄黄化幼苗主根伸长中的互作,S641.2
- 氮素形态调控番茄果实氮和有机酸代谢的分子生理机制,S641.2
- NaCl胁迫对超大甜椒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S641.3
- 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定位契斯曼尼番茄发芽期及幼苗期耐盐性QTL,S641.2
- 番茄抗TYLCV相关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聚合研究,S64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果类 > 辣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