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尾松幼胚培养及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作 者: 杨艳
导 师: 李志辉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马尾松 幼胚 幼嫩茎段 器官发生 植株再生 愈伤组织培养
分类号: S791.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重要的乡土速生针叶树种,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探索该树种的离体繁殖技术,建立快速繁殖体系,对该树种的遗传改良研究和开展基因工程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以马尾松幼胚、实生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器官发生愈伤组织培养研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器官发生或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分别采用了马尾松幼胚和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在灭菌过程中,我们分别对它们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两种外植体的不同处理中,酒精在灭菌过程中作用比较显著,灭菌时间过短,灭菌不彻底,外植体容易受到感染;灭菌时间过长,虽然灭菌效果好,但由于外植体比较幼嫩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外植体死亡。在对马尾松幼胚的灭菌过程中,最佳的消毒方法为:75%酒精表面灭菌30s,之后再用0.1%升汞浸泡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对马尾松幼苗灭菌最好的方法是采用75%的酒精浸泡20s,0.1%的升汞浸泡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其污染率和死亡率均最低,仅为3.71%。2.在马尾松的直接器官发生的培养中,防治褐化的有效途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0.15g/LVc,且两天转接一次,以缩短外植体在原来培养基上的停留时间,减少褐化的几率。同时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得出:在起始培养阶段,WPM培养基中的萌发率高于培养基GD和DCR,且其生长状况较好。BA、KT和NAA最适合的浓度水平分别为1mg/L、0.5mgm和0.15mg/L,NAA浓度过高使愈伤化程度加大。具体的来说,比较适合马尾松丛芽诱导的培养基组合为WPM+lmg/L BA+0.5mg/L KT+0.15mg/L NAA+0.15g/L Vc;在丛生芽的增殖和伸长培养中,最适宜的培养基组合是WPM+0.15mg/L NAA+0.15g/L Vc+0.5g/L Ac;生根培养中,效果最好的培养基组合为WPM+2mg/L IBA+0.15mg/L NAA+0.5g/L Ac,且生根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浓度以20g/L为宜。3.在马尾松的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配比对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不断调整各激素浓度之间的比例,以利于马尾松愈伤组织的诱导,本试验得出的诱导马尾松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组合为GD+2.5mg/LNAA。同时,通过大量试验和研究分析发现,NAA在马尾松愈伤组织的诱导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缺少NAA,愈伤组织就很难形成,由此可以看出,NAA是诱导愈伤组织的必需因子。4.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出马尾松幼胚较马尾松幼嫩茎段的再生能力强,且比较容易诱导分化出再生小植株。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论文综述  11-24
  1.1 马尾松生物学特性  11-12
  1.2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12-14
  1.3 松属树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18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5-16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6-18
  1.4 影响松属树种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因素  18-22
    1.4.1 影响松属树种组织培养器官发生的因素  18-20
    1.4.2 影响松属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因素  20-22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24
2 预备试验  24-31
  2.1 试验材料  24
  2.2 试验方法和内容  24-25
    2.2.1 材料的处理  24
    2.2.2 观察统计及分析方法  24
    2.2.3 培养条件  24
    2.2.4 幼胚的诱导培养  24-25
  2.3 结果与分析  25-31
    2.3.1 幼胚的不同灭菌方法对外植体诱导分化的影响  25-27
    2.3.2 幼胚的启动培养基的筛选  27-28
    2.3.3 不同KT浓度对幼胚芽的诱导的影响  28-31
  2.4 小结  31
3 马尾松幼胚的直接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  31-41
  3.1 试验方法和内容  31-34
    3.1.1 试验材料  31
    3.1.2 技术路线  31-32
    3.1.3 实验方案及方法  32-33
    3.1.4 试验结果观察及数据统计方法  33-34
  3.2 结果与分析  34-40
    3.2.1 不同处理抑制褐化的作用  34-35
    3.2.2 初代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马尾松丛生芽分化的影响  35-37
    3.2.3 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37-38
    3.2.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38-39
    3.2.5 活性炭和蔗糖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39-40
  3.3 小结  40-41
4. 马尾松愈伤组织的培养  41-46
  4.1 试验材料  41
  4.2 研究方法和内容  41-42
    4.2.1 外植体的预处理  41
    4.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41-42
    4.2.3 愈伤组织的保持与增殖  42
  4.3 结果与分析  42-46
    4.3.1 外植体的消毒  42-43
    4.3.2 愈伤组织的诱导  43-44
    4.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4-45
    4.3.4 愈伤组织的保持与增殖  45-46
  4.4 小结  46
5. 结论与讨论  46-53
  5.1 结论  46-47
  5.2 讨论  47-51
    5.2.1 外植体的表面灭菌及污染防治  47-48
    5.2.2 培养过程中产生的褐变现象  48-49
    5.2.3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49
    5.2.4 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49-50
    5.2.5 影响生根的因子  50
    5.2.6 愈伤组织的诱导  50-51
    5.2.7 愈伤组织的保持与增殖  51
  5.3 本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51-53
    5.3.1 创新点  51
    5.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1-53
参考文献  53-62
附录Ⅰ  62-63
附录Ⅱ  63-64
附录Ⅲ  64-68
附录Ⅳ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纸袋纸打浆工艺及机理研究,TS752
  2. 枣叶片再生途径的组织学研究及影响遗传转化因素的分析,S665.1
  3. 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S791.248
  4.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5. 辽东栎合子胚的离体培养,S792.189
  6.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7. 溶剂汽相法马尾松脱脂工艺基础研究,TQ351.4
  8. 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S791
  9. 马尾松幼苗茎段和春梢茎段组织培养,S791.248
  10. 枞阳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研究,S718.5
  11. 枞阳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研究,S718.5
  12. 不同套种模式马尾松群落学特征对比研究,S718.54
  13. 湖南马尾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研究,S791.248
  14. 茶梨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S792.99
  15. 马尾松毛虫油脂的提取及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S763.421
  16. 四倍体刺槐诱导及其体外植株再生的研究,S792.27
  17. 马尾松毛虫幼虫甲壳素的提取及其壳聚糖的制备,S763.421
  18. 孜然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S636.9
  19. 大麦醇溶蛋白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幼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S512.3
  20. 椿叶花椒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研究,S567.23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针叶树类 > > 马尾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