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广西商会述论

作 者: 蒋霞
导 师: 谭肇毅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商会 牙行 行会 会馆 会员大会 社团 近代化
分类号: K25;F7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511次
引 用: 1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近代商会的性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商人团体,是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缓步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长为依托组建的,这是它的阶级属性。同时也认为,近代商会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商业团体,据1914年刊行的《商人通例》界定,“商人”为商业主体之人,而“商业”则包括了买卖业、借贷业、制造业、加工业、出版业、银行业等行业。因此它包罗了商业及部分工业行业,即涉及商品流通及商品生产过程。朱汉国先生认为“这种把近代工业企业团体依附在商业团体内的情形,反映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资金流向商业多于产业的特点……”,即马克思所谓的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的特征;商业资本占主导。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落后的一面。 中国近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许多历史事们:都蕴含着过渡性的时代特征,演绎历史的变动过程。近代商会组织的发展概况也许是沧海一粟,但它同样具有进步与落后的双重特征,在守旧中求突破,在变动中求适应,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证。进步性与滞后性是近代商会的两大特征,具体表现:一是,中国商会的产生,其组织模式是借鉴西方商会的定例,章程也是以西方商会章程为参照而设计的。1902年时,盛宣怀饬令上海各业商董组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仿照西人总会章程,按时集议。”而全国其他各地商会的章程,多“参照沪会章程”而立,西方商会的介绍和引进是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寻求富国图强的方法之一。其组织结构、性质及功能等都是参考和借鉴的对象,闪此,中国商会在一套成热的模式影响下产生,这是一种进步。二是,商会是一种中介组织。能在商品流通过程起中介作用的类似组织,中国历史上有:牙行,汉代已出现,主要特点是:牙商们不从事生产,不经营商业,只是从中剥削贸易双方。到盾期走向垄断,严重阻碍了商品流通和自由买卖;封建行会,其发展经历了从商业行会到商人会馆的过程。商业行会大致生产于隋唐,为了应付官府的控制、苛捐勒索及保护同行,商人们以行会形式组织起来,但该组织结构松散,也无固定的聚集场所。至明清,在原有商业行会基础上,兴起商人会馆、商业公所等组织,它们通过统一分配货物,限定价格等方式约束成员的经营活动,有利于维护同行、同籍商人的经济利益。但在另一方面,它们对外排斥非行产利外来商人,扼杀自由竞争。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竞争,原有的商品流通环节已不能适应近代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封建行会的保守及落后性愈加严重,商会作为新型的商人社团便应运而生。它突破了行业、同乡同籍的界限,是中国商人社团近代化的一种进步。彭泽益先生认为,1904年商部通令各省城市旧有商业行会,公所会馆等名目的组织,一律改组为商会,才逐步改变传统行会性质,使其具有资产阶 级组织的鲜明特色。三是,相对西方国家商会,中国询会的发展总体上是滞后的。商会作为 经济型社团,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大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叫方滴会产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适应,它从属于产业资本,为整个弘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而近代中 国的商业,一方面新式商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及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山现;另一方面 旧式商业即中国原有的封建性商业奶存。因此,近代中国湘现的民族资本主义商业是过渡型 商业,那么根植于这种基础的商会必然带有浓郁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最突山表现在商 会内部成员结构复杂。一是,与帝国主义势力保持千丝万缕关系的买办在商会里占据一席之 地。如,上海总商会的上层机构董事会,42人中有 19人山身买办,I‘145.2%。l是,有的 商会揉合一些封建行会在内。桂林商会筹备之时,“帮界观念甚浓,分为广东、江西、湖南、 本地四帮”,后经多方协调,各会馆和同业公会在权利义务平等原则下进行洽谈,组成桂林 总涵会。许多会馆、公所也成为上海总涌会“合帮会员”的重婴组成部分。由于成分复杂, 内部的分化不可避免,也就大人削弱了油会在社会变革1川fJ作川。 广西地处岭南地区,高大的山脉蔡绕四周。成为)’丫q与中原地区的大然屏陌,历代史书 皆称之为边唾之地.在近代,全国各地汹会发展此消彼K,热闹非凡。那么广西的情况如何? 近代广西商会成立的时代背景与全国各地为数众多的商会基本相似,但在广西特定的社会与 地域环境影响下,它又汕具特色。 近代广西商会大都借鉴外省的经验,依法设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其组织和管理机 构日趋完善:设置会员大会(最高权力机构)和常务执行机构;严格规范人会成员的资格; 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等。建立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保隙了商会组织有效运转。也说明 商会在组织形式上比行会与会馆更进步。 商会成立后,在利益趋同下,与政府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政府为简会发展提供政治庇护, 保持较稳定的发展空?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G641
  2.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3. 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G623.71
  4.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研究,G645.5
  5. 夏目漱石《过了春分》论,I313.074
  6. 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路障分析与对策研究,G807.4
  7. 基于社团结构发现的数据仓库主题抽取的研究,TP311.13
  8. 代谢网络社团结构研究,Q251
  9. 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乡经济的影响,K252
  10. 评述历代牙行法律制度,K248
  11. 浅析明清时期晋商经营制度,D922.29
  12. C市民间 商会理事会治理研究,F203
  13. 商会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F203
  14. 冷战后中国美国商会在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F752.7
  15. 京汉铁路早期经营研究(1895-1912年),K252
  16.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17. 1907-1927年保定商会研究,K258
  18. 外国专家与日本近代化(1853-1890),K313.4
  19. 约瑟夫·C·格鲁与美日关系(1932-1945),K313
  20. 经济法视野下的商会治理制度研究,F203
  21. 九江口岸贸易及其对城市近代化的影响,K295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 > 贸易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