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杜甫诗歌色彩意象初探

作 者: 黄鹤
导 师: 赵云川
学 校: 北京服装学院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杜甫 诗歌色彩 意象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古语有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足见古人对诗歌和绘画的紧密关系早已了然于胸。色彩作为“画”的重要的造型因素之一也是诗歌造境的重要手段。驾驭色彩的不仅有艺术家还有诗人。诗歌色彩显现的审美力量同作为绘画的色彩一样令人心生震撼。透过诗歌这个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迤逦的一支,今天的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更可以研究古代人们的色彩观念及色彩审美意识。虽然不需用笔墨等绘画手段来实现,但从某种意义来说,诗歌中的色彩应用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视觉色彩,创作者借由视觉色彩而来的经验和自身的主观体悟,用文学的语汇创造出一幅又一幅色彩和谐的画面。杜甫作为以文字调配色彩的杰出高手,将自己对色彩学规律和色彩调配手法的认识以诗歌的形式娓娓道来。笔者发现,杜甫有着已然已经接近现代色彩学框架的丰富的色彩应用理论。他不仅深谙各种调色手段,并且形成了十分浓厚的个人特点,那么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没有形成类似特点?以往,唐宋诗词的研究多限于古典文学范畴,对唐诗乃至中国古典文学中所隐现的古代色彩观尚缺乏系统地比较研究,对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的整理、分析也很不够。基于此,本文试图打破色彩学与文学的界限,拟以杜甫诗歌为代表初步探索一下唐诗中所表现的色彩及体现的色彩观。从色彩的调和、互补、明暗、虚实、动静等方面来对杜甫诗歌色彩意象进行研究,再分析影响其色彩应用的原因,力图展现以杜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人超越时代的色彩造诣。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个唐朝诗歌用色概况的描述;第二部分是对杜甫的用色总体特点及风格的简论;第三部分通过对杜甫诗歌的例举分别从视觉色彩效果和美学角度对杜甫的用色手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造成杜甫用色倾向和特点的原因的探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第1章 唐代诗歌色彩综论  9-12
  1.1 唐代诗歌的繁盛  9-10
  1.2 唐代诗歌色彩的发展  10-12
第2章 杜甫诗歌用色综述  12-15
第3章 杜甫诗歌用色手法分析  15-27
  3.1 注意视觉色彩效果  15-19
    3.1.1 色彩调和  15-17
      3.1.1.1 以邻近色和同类色并置进行调和  16
      3.1.1.2 以黑白银等无彩色为手段进行调和  16-17
      3.1.1.3 调节颜色面积  17
      3.1.1.4 调节颜色深浅层次  17
    3.1.2 色彩对比  17-19
      3.1.2.1 色相对比  18
      3.1.2.2 明暗对比  18-19
  3.2 关照诗歌色彩美学层面  19-27
    3.2.1 虚实对比  19-21
      3.2.1.1 虚实并举  20-21
      3.2.1.2 以虚当实  21
    3.2.2 动静相宜  21-22
    3.2.3 色彩通感  22-23
      3.2.3.1 色触相融  22
      3.2.3.2 色听相通  22-23
    3.2.4 情色相和  23-24
    3.2.5 首尾设色  24-26
    3.2.6 无色胜有色  26-27
第4章 杜甫诗歌用色影响因素探究  27-40
  4.1 古代哲学思想对杜甫诗歌用色的影响  27-31
    4.1.1 儒家思想的影响——合“礼”与合“度”  27-28
    4.1.2 “虚”“无”“空”之道家色彩观念的影响  28-30
    4.1.3 佛教盛行后其艺术对杜甫诗歌用色的影响  30-31
  4.2 诗画的交融与杜甫自身艺术素养对杜甫诗歌用色的影响  31-35
    4.2.1 诗与画的交融  31-32
    4.2.2 人的精神的推动作用  32-33
    4.2.3 诗人修养的全面  33-34
    4.2.4 绘画的色彩走向  34-35
  4.3 以植物为独立关照的审美更迭推动山水诗的发展对杜甫诗歌用色产生影响  35-37
  4.4 人生际遇对杜甫诗歌用色的影响  37
  4.5 科技的发展使得颜料和染料增多体现在了杜甫诗歌的用色中  37-38
  4.6 个人的审美情怀对杜甫诗歌用色的影响——风清骨骏  38-40
结语  40-42
参考文献  42-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6-47
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3. 高中生身体意象的认知干预研究,B842.1
  4.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B842.3
  5. 父亲意象人格面具结构的实证研究与心理分析,B844.6
  6. 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G852
  7.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I712.074
  8.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9.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10. 因子分析在豆浆机感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B472
  11.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之传统意象的建构及其呈现,TU-0
  12. 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H319
  13. 从概念整合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及典故的口译问题,H315.9
  14. 面向虚拟展示的室内三维场景快速构建与优化技术研究,TP391.41
  15. 现代汉语位移动词研究,H146.2
  16. “连”字句再认识及其教学,H195
  17. 从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安·苏·拜厄特《占有》和《花园里的处女》中的叙事技巧,I561
  18. 海因里希·伯尔小说神话原型研究,I516
  19. 中国民间装饰字体的图式特征,J524
  20. 宋代湖泗窑青白瓷的审美形态研究,J527
  21. 押井守动画电影研究,J95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