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般认知能力及其测验的初步编制

作 者: 周瑾
导 师: 罗照盛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一般认知能力 测验 信度 结构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
分类号: B84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4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1)对一般认知能力概念的界定;(2)初步编制一般认知能力测验;(3)检验新编制的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给出本研究对一般认知能力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加工理论,综合国内外对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初步建立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初稿)的理论框架。其次,对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初稿)进行预测,有效被试为135名(女75名,男60名),通过统计分析、项目分析、专家访谈,对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初稿)的项目进行必要的删除与修改,同时确定五个分测验的施测时间,从而形成一般认知能力测验。最后,对一般认知能力测验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有效被试为243名(女149名,男94名),选用重测信度系数来检验测验的信度,检验了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结果:1、一般认知能力的定义。一般认知能力起源于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中的g因素,它是智力(intelligence)的操作定义,而它本身的操作定义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能力。例如: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都是一般认知能力。2、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分测验。五个分测验分别为:图形推理、物体匹配、计算、字符串对比、抄写数字。分别测量了:思维能力、知觉能力、工作记忆能力、信息加工速度、注意力。3、施测时间。五个分测验的施测时间分别为:图形推理(16分钟)、计算(13分钟)、图形匹配(6分钟)、字符串对比(5分钟)、数字排列(2分钟),完成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总时间为42分钟。4、信度。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及五个分测验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350**-0.835**之间。5、结构效度。选用了发展变化、与瑞文智力测验的相关、因素分析三种技术来检验整个测验的结构效度。研究显示:(1)三个不同年级(初一、高三、大二)的被试在一般认知能力测验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性,随着被试年级的增加,在一般认知能力测验上的得分也逐步增加,但高三年级与大二年级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2)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及五个分测验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之间存在着适当的高相关,在0.400**到0.713**之间。(3)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从一般认知能力测验提取了一个因子,解释了47.784%方差变异。6、效标关联效度。选用了学业成就与他人评价作为效标。研究显示:(1)被试的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总分与三门功课总分、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530**和0.389*,而与语文、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则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2)被试的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总分与数学、英语评价之间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352*和0.359*,而与语文评价之间的相关则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从总体上看,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但在个别分测验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需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1 引言  9-21
  1.1 一般认知能力的概念  10-11
  1.2 一般认知能力的研究概述  11-14
  1.3 一般认知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争论  14-19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9-21
2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编制的理论研究  21-24
  2.1 一般认知能力的定义  21
  2.2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编制的理论研究  21-24
3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初稿)的形成  24-29
  3.1 五个分测验简介  24-26
  3.2 五个分测验确定的依据  26-28
  3.3 五个分测验项目的收集与编写  28
  3.4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初稿)的指导手册  28-29
4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初稿)的初测  29-33
  4.1 研究目的  29
  4.2 研究方法  29-31
  4.3 结果  31-33
5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正式稿)的实测与检验  33-42
  5.1 研究目的  33
  5.2 研究方法  33-34
  5.3 结果  34-42
6 讨论  42-49
  6.1 关于一般认知能力概念的界定  42
  6.2 关于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五个分测验  42-43
  6.3 关于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时间控制  43-44
  6.4 关于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施测过程  44
  6.5 关于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信度  44-45
  6.6 关于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的效度  45-47
  6.7 研究的创新之处  47
  6.8 研究中的不足  47
  6.9 进一步研究设想  47-49
7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5
附录  55-64
后记  64-65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65

相似论文

  1. 题目难度分布和样本容量对两种CTT等值结果的影响,B841.7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研究,R749.3
  3. 中国核电厂操纵人员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的初步修订,B849
  4.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八年级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测验研究,G633.6
  5. 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和人性关怀照护理论构建最优陪护模式的研究,R47
  6. 埃森儿童青少年创伤问卷中文版信效度研究,B841
  7. 选择题对大学生长时记忆的影响,G444
  8. 基于多元概化理论的CET-SET信度分析,H310.4
  9. 正常人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R87
  10. 伤前智商评估在颅脑外伤患者精神医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919.4
  11. 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的编译评价及适用性研究,R47
  12. 新疆住院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R473.5
  13.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评估量表及其常模的研制,R473.73
  14.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PRO量表的修订与考核,R259
  15. 医学研究生PBL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R-4
  16. DAP-R中文版修订及在中老年基督教信徒中的应用,B978
  17. 笔记式题型在中国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测试中的应用初探,H319
  18. 重庆市基层干部领导行为与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的关系研究,D262.3
  19. 公众期望与选用干部公信度的关系研究,D262.3
  20. 手机依赖性尺度变量探索,C912
  21. 中文版轻躁症状自评量表(HCL-32)在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R749.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儿童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