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与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作 者: 周晓彬
导 师: 陈庚;张衍国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卧式循环流化床 数值模拟 双流体模型 热态 冷态
分类号: TK22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高效、低污染的燃煤设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但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小型化困难,并不适宜于我国中小工业锅炉(容量<35t/h的锅炉)居多的情况。因此对小型化的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研究对于节省燃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用一组适用于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数学模型,对7MW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气固流动特性和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其流动、传热及燃烧特性。在卧式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模拟中,本文在颗粒动力学理论和欧拉双流体模型框架下,着重考察了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内气固两相流动情况,得出了床内颗粒浓度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的非均匀分布情况,压力分布情况及局部速度分布情况,确认了环.核结构的存在。通过改变一次风量,分析得出了相应颗粒浓度、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循环倍率下,炉内流动特性。一次风量变化时,炉内压力、颗粒浓度也随之变化:当一次风量增大时,沿床高的压降减小,床层将变得更加稀薄。循环倍率对炉内流动特性的影响也很大,在密相区,循环倍率越大,则颗粒浓度越高;在稀相区,循环倍率越小,则颗粒浓度越低。总的来看,随着循环倍率增加,炉内物料循环量增大,床层颗粒浓度逐渐增加。在卧式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模拟中,本文得到了炉内CO浓度分布、CO2浓度分布、氧气浓度分布、炭浓度分布、温度分布及炉内流场,并把部分模拟计算结果与热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通过变工况模拟计算,分别分析了一次风与二次风比率和给料量变化的情况下,炉内流动、传热及燃烧特性。当给料量不变,总风量一定,而一二次风比例减小或增大时,密相区内床层温度相应变高或降低。当总风量不变,一二次风比例一定,而给料量增加或减少时,床温的变化滞后于给料量的变化。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2
1 引言  12-20
  1.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12-13
  1.2 循环流化床技术概述  13-16
    1.2.1 发展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必要性  13
    1.2.2 国内外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与应用  13-15
    1.2.3 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发与利用  15-16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6-18
    1.3.1 国外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6-17
    1.3.2 国内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7-18
  1.4 本文研究意义  18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8-20
2 卧式循环流化床炉内基本过程的数学模型  20-35
  2.1 炉内流动模型  20-26
    2.1.1 湍流模型  20-21
    2.1.2 欧拉双流体模型  21-22
    2.1.3 颗粒动力学理论  22-24
    2.1.4 基本守恒方程  24-25
    2.1.5 气固两相间作用力模型  25-26
  2.2 炉内燃烧模型  26-30
    2.2.1 组分守恒方程  26
    2.2.2 挥发份的释放与燃烧  26-27
    2.2.3 焦炭的燃烧反应  27-30
  2.3 炉内传热模型  30-34
    2.3.1 能量守恒方程  30-31
    2.3.2 炉内传热机理  31-32
    2.3.3 传热模型描述  32-34
  2.4 本章小结  34-35
3 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35-50
  3.1 问题描述  35-36
    3.1.1 研究对象  35-36
    3.1.2 基本假设  36
  3.2 计算过程  36-40
    3.2.2 网格划分  36-37
    3.2.3 求解器的选择及边界条件确定  37-38
    3.2.4 收敛性讨论  38-40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0-49
    3.3.1 压力分布  40-42
    3.3.2 颗粒浓度径向分布  42-43
    3.3.3 局部流动结构的动态特性  43-44
    3.3.4 一次风对卧式循环流化床炉内流动特性影响  44-46
    3.3.5 循环倍率对卧式循环流化床炉内流动特性影响  46-49
  3.4 本章小结  49-50
4 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50-78
  4.1 简介  50
  4.2 问题描述  50-52
    4.2.1 研究对象  50-51
    4.2.2 物理假设  51
    4.2.3 模拟工况  51-52
  4.3 计算过程  52-54
    4.3.1 三维计算网格  53
    4.3.2 参数设置及边界条件确定  53-54
    4.3.3 收敛性讨论  54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76
    4.4.1 流场分布  54-60
    4.4.2 温度分布  60-64
    4.4.3 氧气浓度分布  64-65
    4.4.4 碳浓度分布  65-66
    4.4.5 CO浓度分布  66-69
    4.4.6 CO_2浓度分布  69-74
    4.4.7 模拟结果与试验的比较  74-75
    4.4.8 配风对炉内工况的影响  75-76
    4.4.9 给料量变化对炉内工况影响  76
  4.5 本章小结  76-78
5 结论与展望  78-80
  5.1 结论  78
  5.2 展望  78-80
参考文献  80-82
作者简历  82-84
学位论文数据集  84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3.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4.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5.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6.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7. 阀外置式小排量抽油泵的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TE933.3
  8. LF热态渣循环利用过程中脱硫行为的研究,X757
  9.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0.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S491
  11.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S225.3
  12. 姬塬油田长6油藏储层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P618.13
  13. 断层组合对底板突水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TD745
  14. 长春岭低温低压高含蜡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TE349
  15.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TD741
  16. 岱庄煤矿4325轨顺陷落柱发育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TD745
  17. 振清二标K29+450~K29+900段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U418.52
  18. 大型U形板材工件渐进滚弯成形数值模拟,TG386
  19. 草帽山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的研究,U451.2
  20. 地震波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中的研究,P631.4
  21. 回转窑内物料运动与传热特性分析,TQ127.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蒸汽动力工程 > 蒸汽锅炉 > 各种类型锅炉 > 燃煤锅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