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

作 者: 郭富平
导 师: 郭郁烈
学 校: 西北民族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文学本质 审美意识形态论 感兴修辞论 历史主义文学观
分类号: I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学本质界说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元问题,而大学文学理论教材是文艺学的主要标本。1990年代以来出版的四部典型文论教材(即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王一川的《文学理论》和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关于文学本质有着三种不同界说:审美意识形态论、感兴修辞论和历史主义文学观。这三种界说总体上代表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本质探讨的三种范式。本文立足于四部教材,紧密结合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现状,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分别梳理三种文学本质观的形成背景和理论内涵。以此为基础,在辨证的批判中深度反思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意义及局限,进而为当下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寻求可能的经验参照与理论尺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5
引言  5-7
第一章 审美意识形态论:“自律”与“他律”的有限统一  7-18
  1.1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  7-9
  1.2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  9-11
  1.3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论争  11-14
  1.4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过渡性”  14-18
第二章 感兴修辞论:理论的批评化及其限度  18-26
  2.1 从“文学本质”到“文学属性”  18-20
  2.2 感兴修辞论的内涵  20-22
  2.3 作为批评理论的感性修辞论  22-26
第三章 历史主义文学观:“文化研究”的启示与困顿  26-37
  3.1 文艺学的危机及其重建之路  26-30
  3.2 历史主义文学观的确立  30-34
  3.3 历史主义文学观是否可能?  34-37
结语  37-39
参考文献  39-41
附录  41-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I206.5
  2. 当代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之研究,I0-4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艺术生产理论评析,J0
  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I02
  5.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I206.7
  6. 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中国文学本质观研究,I206.6
  7. 沉落的艺术天缘,I207.42
  8. 重审“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I01
  9. 文学: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I01
  10. 构建“十字街头的塔”,I206.6
  11. 论网络文学的游戏审美特质,I206.7
  12. 苏轼尺牍研究,I206.2
  13. 建国以来的形象思维研究,B80
  14. 多重解构的游戏,I0-02
  15. 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I206-4
  16. 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I0
  17. 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I02
  18. 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与方法,I207.8
  19. 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I0
  20. 自我指涉研究,I0
  21. 中西文学中男性化女性形象比较研究,I0-03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