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探源
作 者: 张体坤
导 师: 卢洪涛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 文艺论争 文学自由 泛自由主义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的学位论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1928——1937)中国特殊政治文化语境里发生的一种特殊文学现象,其形成与30年代特殊政治文化语境有着密切联系。红色的30年代,社会的政治化意识形态空前严峻,在这种特殊的政治文化局势下,文学的“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文学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断受到来自左的(左翼阵营的舆论和批评)和右的(国民政府的行政手段和文化政策等)两方面强势话语的挤压,而二者相近的功利化文学态度致使文学的独立品格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一群坚持文学自由发展品性的作家和批评家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形成了一股要求“文艺自由”的理论呼声,从而引发了关于“文艺(文学)自由”问题的一系列论争。由于政治姿态的相似,这批人被政治化地定性为资产阶级的“自由知识阶级”、“自由人”、“第三种人”、“自由派”等。他们的自由主义文艺立场前承20年代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新月派,在理论上更加深入;后续有“京派”以自身的创作践行了“文学自由”的理论主张,从而使自由主义文学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形成了一条鲜明的文学脉络,构成了30年代文学上凸显的自由主义思潮。本文试图从当时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出发,探究文学上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过程;回到一个朴素的原点,借以阐释30年代关于“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对于形成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文学史意义。另外,针对当下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现状,文章指出了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泛自由主义”倾向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批评。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及意义,及所讨论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第二章相关概念的辨析本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简要论述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中国化”过程以及“中国化”的自由主义在政治、文化、文学等不同领域里的不同内涵,借此阐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之间的同构因素和差异,剖析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独立于自由主义政治、文化意义之外的特殊内涵。第三章回到一个朴素的原点:30年代文艺自由思想论争的文学史意义本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焦点在于30年代关于文艺自由思想问题的论争,把它作为当时特殊的政治语境下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与此前的新月,后来的“京派”与革命阵营关于文学问题的论争联系起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共性;通过其争论的焦点问题呈现出的延续性特征,来阐释30年代关于文艺自由问题这一论争对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以及在后来的文学史建构中逐渐独立于其他文学思潮流派的文学史意义。在这里,我们把30年代的文艺自由思想论争看作是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衍发点。以此来证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里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关系不大,是地地道道“中国式”的文学现象。第四章对自由主义文学研究中“泛自由主义”倾向的批评论文将对这几个问题展开阐述,目的在于阐释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作为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的历史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20 第一节、问题背景及现状: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的学位论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综述 10-20 (一) 80-90年代 研究者们的阐释话语对文学历史的建构 10-13 (二) 90年代末-21世纪初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13-20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辨析 20-33 第一节、从散漫的“自由”观念到系统的意识形态:西方的自由主义与“中国化”的自由理念 20-23 (一) 西方的自由主义的发展 20-21 (二) 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 21-22 (三) 西方自由主义与文学 22-23 第二节、自由主义的“中国化”:早期“中国化”的“自由”观念和自由主义 23-33 (一) 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自由”精神 23-24 (二) 自由主义的“中国化” 24-28 (三)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独特内涵:独立于政治、文化意义之外 28-33 第三章 回到一个朴素的原点: 30年代文艺自由思想论争的文学史意义 33-47 第一节、背景: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文学的意识形态化对文学创作空间的挤压 33-34 第二节、30年代“文艺自由大论辩”:论争过程及焦点问题简述 34-41 第三节、特殊的文学现象:30年代文学论争的延续性特征 41-43 (一) 20年代的新月派与革命阵营关于“革命文学”的争论 41-42 (二) 30年代后期“京派”与左翼文坛的文学论争 42-43 第四节、一个朴素的原点:30年代“文艺自由”论争在文学史建构中的意义 43-47 第四章 对“泛自由主义”倾向的批评 47-52 第一节、自由主义文学研究中的“泛自由主义”倾向 47-49 第二节、“泛自由主义”倾向产生的原因及批评 49-52 参考文献 52-57 致谢 57-5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8
|
相似论文
-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 评哈耶克的新自由观,B08
- 城市改造中的草根抗争研究,D630
- 免于偏见的自由,I206.6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法律建设的启示,D922.28
- 自由主义之“修正”,D092
- 哈耶克的国家观研究,D095.61
-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F091.3
- 从近现代日本的历史环境出发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鸟”,I313.074
- 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D082
- 陈独秀人权思想研究,D621.5
-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反思,D60
- 夏道平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092
- 统一与碰撞,I206.6
- 贡斯当的自由观,D081
- 论《文学自由谈》(1988-2006)“批评空间”的建构,I206.7
- 文学的自由与红尘的超脱,G239.2
- 多元论、公共辩护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光谱,D09
- 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I207.42
- 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09
- 何其芳文学批评论,I206.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