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

作 者: 周家福
导 师: 董家平
学 校: 青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文心雕龙》 文体论 形式 内容 特质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心雕龙》全书50篇,内容次第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四部分。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创作论和批评论的研究都比较充分,并出版有相应的专著,但对“《文心雕龙》之中心课题”的“文体论”部分的研究尚待深入。针对此种研究现状,本文拟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心雕龙》文体论进行系统研究,以便揭示其深厚的理论内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较全面了解国内外《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的切入点,以《文心雕龙》书中所出现的“文体”为本文的理论阐释基础,定义“《文心雕龙》文体论”。第一章,《文心雕龙》文体论界定及其产生基础。第一节,考察“文体”含义与《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成因。第二节,《文心雕龙》文体论的产生基础。《文心雕龙》文体论的产生基础在于该书成书前众多作家所创作的丰富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量文体形式及其显著特点,及因之而促成的文体自觉。第三节,文笔分类论。《文心雕龙》中的“文笔”一级文体形式分类法,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尝试。第四节,文体结构论。以各篇章的具体内容为终极标准。第二章,《文心雕龙》文体内容论。第一节,《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分析归纳过程主要包括“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和“敷理以举统”四个环节。第二节,文体时代论。文体必须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与变化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创新。第三节,文体地域论。文体受其所处地域的具体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的启发、促进与制约。第四节,文体评价论。中国古代文论特别重视作家的人品、学识和才性等对其作品风格,乃至于文体的影响。第五节,文体风格论。文体风格,是文体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总体特点。第三章,《文心雕龙》文体特质论。第一节,体性论。“体性”包括文学作品的文体形式及其文体风格特点。第二节,体势论。“体势”是随文体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而形成的文体特质。第三节,体要论。“体要”是指不同的文体形式及其具体内容间的辩证关系层面上的文体特质。第四节,体用论。体用是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基本方法论,包含“体一用殊”和“体用不二”两个最基本的规定。最后一部分是余论。《文心雕龙》文体论创作的主要思想是“中和”,其理论价值在于“深得文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14
第一章 《文心雕龙》文体论界定及其产生基础  14-39
  第一节 “文体”含义略考与《文心雕龙》文体论成因  14-18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体论的产生基础  18-24
  第三节 “文笔”是文体形式的一级分类法  24-29
  第四节 文体结构论  29-39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体内容论  39-62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体内容分析四环节  39-43
  第二节 文体时代论  43-50
  第三节 文体地域论  50-55
  第四节 文体评价论  55-58
  第五节 文体风格论  58-62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体特质论  62-74
  第一节 体性论  62-65
  第二节 体势论  65-68
  第三节 体要论  68-71
  第四节 体用论  71-74
余论  74-76
主要参考文献  76-80
附录: 《后汉书》所提到的文体形式  80-82
个人简历  82-83
后记  83

相似论文

  1.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2.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N919.81
  3.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4.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5. 基于内容的服装图像检索技术研究及实现,TP391.41
  6.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7.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8.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内容与策略探究,G633.55
  9. 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G631
  10.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11.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必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状及对策研究,G831.3-4
  12. 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923.2
  13.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G633.55
  14.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生活化,G633.3
  15. 对泛神论无限的浪漫主义追寻,I561
  16. 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G633.3
  17. CUBS男子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投篮命中率相关研究,G841
  18.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19.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20. 阈上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物质焦虑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B842
  21. 基层公务员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630.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