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州边缘区住区簇团发展模式研究

作 者: 姚晓光
导 师: 袁中金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城市郊区 城市边缘区 边缘区住区 居住区 簇团开发 苏州
分类号: TU984.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边缘区住区发展是我国城市生长的重要动力和形式,其扩展类型、扩展动力机制、空间组织模式和规划策略的研究对理解和把握大都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边缘区住区发展极具特色的苏州为案例,在剖析苏州边缘区住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住区以及其居住群体的关系,提出了苏州边缘区住区“簇团开发”空间组织模式和相应的发展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并介绍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手段、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评述国内外城市边缘住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国外个人购房的区位选择理论和政府的住区规划建设理论两方面,从国内城市郊区化与居住郊区化;城市边缘住区空间演变与组织;住区的规划与开发;城郊住宅建设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部分分析了苏州边缘区住区发展现状。主要分归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州边缘区住区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现实问题,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市化两方面推动力下苏州边缘区住区的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判断目前苏州边缘区住区发展的潜在趋势。第三部分主要将边缘区住区分为市场型住区和政策型住区两类分别阐述。再从户籍身份、地域身份和经济基础的角度将边缘住区社会群体细分为高端居住型等六种类型,并与之相对应形成了别墅类住区等六种边缘住区类型,针对这些住区极其群体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问题进行较为详实的剖析。第四部分在借鉴国内外大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区域城市的宏观层面,提出了有限铺展—簇团化—网络化—活化的空间发展模式。基于边缘区居住簇团的中观层面,从“功能——空间”、“社会空间”、“时间——空间”三对关系范畴,分别提出了复合紧凑发展模式、有机混合发展模式、有序生长发展模式三种适用于簇团内部空间和功能的有机整合模式。基于边缘区不同类型住区的微观层面,针对前文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住区建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商品房住区的“内涵”提升策略和配套型住区的“融入”优化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2
    1.1.1 实践和理论背景  11-12
    1.1.2 意义和价值  12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5
    1.2.1 城市边缘区  12-14
    1.2.2 住区  14-15
    1.2.3 簇团开发  15
  1.3 拟解决问题和研究思路  15-17
    1.3.1 拟解决主要问题  15
    1.3.2 研究思路  15-16
    1.3.3 篇章结构安排  16-17
  1.4 研究手段、方法和技术路线  17-20
    1.4.1 研究手段  17
    1.4.2 研究方法  17-19
    1.4.3 技术路线  19-20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实践和理论  20-39
  2.1 国外城市边缘区住区相关理论和实践  20-34
    2.1.1 个人购房区位选择理论  20-21
    2.1.2 政府住区规划建设理论  21-28
    2.1.3 国外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实践借鉴  28-34
  2.2 国内对城市边缘区住区研究动态  34-39
    2.2.1 城市郊区化与居住郊区化  35-36
    2.2.2 城市郊区居住和边缘住区空间演变与组织  36
    2.2.3 住区规划与开发的研究  36-37
    2.2.4 城郊住宅建设管理方面的研究  37-39
第三章 苏州边缘区住区现状  39-57
  3.1 边缘区的范围  39-42
    3.1.1 苏州市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  39-41
    3.1.2 边缘区的划分  41-42
  3.2 边缘区居住“簇团”的空间演进  42-46
    3.2.1 第一代——上世纪80 年代  42-44
    3.2.2 第二代——上世纪90 年代  44-45
    3.2.3 第三代——本世纪初至今  45-46
  3.3 边缘区住区发展总体特征  46-51
    3.3.1 高速蔓延  46-48
    3.3.2 无序建设  48-50
    3.3.3 无机破碎  50-51
  3.4 边缘区住区发展的动力机制  51-53
    3.4.1 城市郊区化  51-53
    3.4.2 农村城市化  53
  3.5 边缘区住区发展趋势  53-57
    3.5.1 居住分异与隔离  53-54
    3.5.2 社会侵入与排斥  54-55
    3.5.3 空置率与住房供求  55
    3.5.4 空间“马太效应”  55-57
第四章 苏州边缘区市场型住区  57-68
  4.1 别墅类住区与高端居住群体  57-62
    4.1.1 低密度住区的发展历程  57
    4.1.2 住区空间分布及其特点  57-59
    4.1.3 居住群体的特征和需求  59-61
    4.1.4 建设开发中的正负效应  61-62
  4.2 商品房住区与主动改善型群体  62-68
    4.2.1 住区空间分布及其发展趋势  62-64
    4.2.2 主动改善群体的类型和需求  64-65
    4.2.3 边缘区商品房开发的优势  65-66
    4.2.4 开发建设的现存问题剖析  66-68
第五章 苏州边缘区政策型住区  68-79
  5.1 还迁配套型住区与被动外迁型群体  68-70
    5.1.1 住区的形成背景  68
    5.1.2 群体的主要特征  68-69
    5.1.3 住区特征与问题  69-70
  5.2 农民安置型住区与失地安置型群体  70-73
    5.2.1 住区建设机制分析  70-71
    5.2.2 群体的特征和问题  71-72
    5.2.3 土地征用矛盾解剖  72-73
  5.3 农民聚居型住区与原地务农型群体  73-75
    5.3.1 居民点布局类型  73-74
    5.3.2 住宅的建设方式  74-75
    5.3.3 建设的主要问题  75
  5.4 边缘自生集聚区与外来借住型群体  75-79
    5.4.1 住区的形成背景  75-76
    5.4.2 集聚区空间分布  76
    5.4.3 群体的聚居形式  76-77
    5.4.4 群体的主要特征  77-79
第六章 苏州边缘区住区“簇团”发展策略与模式  79-96
  6.1 宏观层面:有限铺展—簇团化—网络化发展模式  79-83
    6.1.1 有限铺展——突破依始  79-81
    6.1.2 簇团化——形成极化中心  81-82
    6.1.3 网络化——形成有机结构  82-83
    6.1.4 活化——生成有机体  83
  6.2 中观层面:簇团内部空间和功能的有机整合模式  83-91
    6.2.1 “功能——空间”复合紧凑发展模式  83-86
    6.2.2 “社会——空间”有机混合发展模式  86-90
    6.2.3 “时间——空间”有序生长发展模式  90-91
  6.3 微观层面:簇团内不同类型住区的发展策略  91-96
    6.3.1 商品房住区的“内涵”提升策略  91-93
    6.3.2 配套型住区的“融入”优化策略  93-96
第七章 结语  96-99
  7.1 本文的结论  96
  7.2 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96-99
参考文献  99-103
致谢  103-105
附录  105-106
作者简历  106

相似论文

  1. 苏州市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F326.2
  2. 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3. 苏州市城区部分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12.4
  4. 提高新时期对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422.62
  5.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析,F127
  6. 晚明苏州民变初探,K248
  7.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8. 苏州市初中生参与家庭体育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G812.45
  9. 与城市互动的中小城市居住区商业空间建构研究,TU984.13
  10. 城市人工景观特色分级方法研究,TU986
  11. 南京市居住区绿地彩叶木本植物景观调查研究,TU986.5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问题研究,X2
  13.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X820.2
  14.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TU984.12
  15. 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TU984.12
  16. 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17. 居住区规划设计项目进度控制研究,TU984.12
  18. “中和”之道在居住区坐憩环境设计中的应用,TU984.12
  19. 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交互性设计研究,TU984.12
  20.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研究,TU986
  21. 云南合院式民居心理维度的实证性研究,TU-0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居住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