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作 者: 张晓卫
导 师: 张熙惟;牛淑萍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美关系 国民党政府 中国共产党 美国 盟国
分类号: K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抗战时期中美关系问题牵涉到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三方面的关系,非常复杂。总体看来,中美关系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合作也有冲突,有结盟也有对抗。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影响重大。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国家忙于战事的“天赐良机”,不断扩张在华势力。美国的在华利益受到日本的侵犯,但在战争的最初阶段,美国的态度却是很软弱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护其经济利益。由于美国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过问远东事务。而当时美国孤立主义势力仍有很大影响,公众不愿卷入欧洲和远东问题。所以当时美国基本上采取避免卷入的政策。同时,国民政府积极争取外援,力促美国修改中立法,限制对日贸易,尽量争取财政援助,极力推动美国对中国从政治上支持,经济上援助。随着战争进一步的发展,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考虑,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由最初的观望到逐渐的有限介入,到开始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援助国民党政府。“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国卷入战争,中国公开向德意日国家正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英美等国正式形成反法西斯联盟,同盟国中国战区随即建立。美国为了实现对日作战的需要,派遣史迪威将军来华担任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参谋。这一时期中美的军事协作对日军在华的侵略势头起到了抑制作用,对扭转战争局面,以及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中美关于物质分配的争论反映了美英盟国在战时合作中对中国的明显歧视和中国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从1944年到抗日战争结束,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美国竭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力树立蒋介石的大国领袖形象,其目的仍然是出于美国战略利益的需要,因为中国的强大符合美国的长远战略利益。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美国开始更多地从战后政治意义上考虑中国的作用,军事上的考虑退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复杂。中国共产党的对美政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抗战前期,积极争取美国援华抗日,同时坚决反对美国的妥协绥靖政策及其对国民党反共投降活动的支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积极争取与美国合作抗日,并期望在军事合作的基础上发展双方在其他方面的长期合作,但没有抱以过高的期望;自美国开始调停国共关系后,一方面反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关系一度出现恶化,同时又没有完全放弃与美合作抗日的设想;在抗战即将结束时,中共与美国走上了对立面。总而言之,美国曾经援助中国抗日,在经济上、军事上给予中国很大的帮助,对帮助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也曾表现出积极的姿态。但是最后美国却扶持国民党、蒋介石,走上了反对中国人民的道路。中共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上始终坚持平等自主、求同存异的务实的外交政策,争取国内外一切有利于抗日和民主的积极因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导言  10-15
第一章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关系  15-27
  第一节 从观望到有限介入  15-22
    一、抗战初期的观望状态  15-19
    二、国民政府争取经济援助与美国的逐渐介入  19-22
  第二节 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租借法》  22-25
  第三节 初步的军事合作——以飞虎队为例  25-27
第二章 战争中期的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关系  27-36
  第一节 中美盟国关系的建立  28-30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8-29
    二、重庆军事会议的召开  29-30
  第二节 第一次缅甸战役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30-33
    一、第一次缅甸战役  30-32
    二、“驼峰”航空线  32-33
  第三节 中美关于物资分配的争论  33-36
第三章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关系  36-46
  第一节 中国军事地位的下降与开罗会议  37-41
  第二节 史迪威事件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41-44
  第三节 后史迪威时期的中美合作  44-46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关系  46-70
  第一节 中共与美国关系初步发展阶段  46-52
    一、国共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  46-49
    二、中共与美国的初步接触  49-52
  第二节 中共与美国关系曲折发展阶段  52-55
  第三节 中共与美国关系的快速发展阶段  55-59
  第四节 中共对美关系发展受阻阶段  59-66
  第五节 对中美关系研究的几点启示  66-70
参考文献  70-73
致谢  73-7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4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3.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4.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5. 英美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R199
  6.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7.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8.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9.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10. 平顶山烤烟综合质量评价及与美国烤烟的对比分析,S572
  11. 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D829
  12. 美国服装专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G269.712
  13. 中美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职工队伍比较研究,G649.2
  14.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15.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6. 冷战后中印地缘战略关系中的美国角色分析,D822.335.1
  17. 美国篮球运动演绎的文化,G841
  18. 中国男子篮球与美国男子篮球的比较研究,G841
  19.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20. 美国办公家具设计理念研究及实践,TS665.5
  2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