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热值煤气燃烧实验研究

作 者: 陈福龙
导 师: 黄素逸;靳世平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低热值煤气 回流区分级着火 燃烧器 稳定燃烧
分类号: TK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全球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我国能源结构为“多煤、少油、缺气”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褐煤热解产生大量的热解气,热值很低(LHV约为1200~1500kJ/kg),由于热解气着火及稳燃困难,长期以来直接排放。研究开发适合这种低热值煤气高效、洁净的燃烧技术,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控制低热值煤气污染及合理利用低热值煤气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中以液化气掺混氮气分别模拟实验工况中的高、低热值煤气。采用低热值煤气掺混高热值煤气燃烧,以达到利用低热值煤气。基于回流区分级着火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燃烧器,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空气旋流强度和二次燃料出口角条件下的燃料燃烧特性及变化规律,获得适用于低热值煤气燃烧的最优结构。实现了在高、低热值燃料供热比为21:79,热值为1200kJ/kg的低热值褐煤热解气的稳定燃烧。同时以乙炔掺混氮气作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即使燃料热值相同,乙炔的燃烧效果要优于液化气,分析了燃料不同对燃烧的影响,为该技术工程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此外结合工程实际,理论分析了褐煤配合低热值煤气燃烧三种方案的可行性,分析认为采用褐煤含氧烟气与低热值煤气燃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并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方案。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4
  1.1 课题背景,来源及意义  8-9
  1.2 低热值煤气燃烧国内外研究及利用现状  9-12
  1.3 本文研究内容  12-14
2 气体燃料燃烧及燃烧器  14-26
  2.1 气体燃料燃烧理论  14-20
  2.2 低热值煤气燃烧器  20-25
  2.3 本章结论  25-26
3 实验研究  26-42
  3.1 实验台架的搭建  26-28
  3.2 实验炉设计及燃烧器结构  28-30
  3.3 实验内容  30-39
  3.4 燃料特性实验及分析  39-41
  3.5 本章结论  41-42
4 褐煤配合低热值煤气燃烧可行性研究  42-52
  4.1 褐煤煤粉与低热值煤气混合燃烧理论分析  42-43
  4.2 褐煤预热空气与低热值煤气燃烧理论分析  43-45
  4.3 褐煤含氧烟气与低热值煤气燃烧理论分析  45-48
  4.4 实验方案设计  48-51
  4.5 本章结论  51-52
5 总结与展望  52-54
  5.1 总结  52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52-54
致谢  54-56
参考文献  56-59

相似论文

  1.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2. 双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TK223.23
  3. 高速气体燃烧器的数值模拟,TK17
  4. 全烧富余高炉煤气汽轮发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TM611
  5. 锅炉燃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TK227.1
  6. 固体火箭发动机动特性分析,V435
  7. 0.5MW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流动特性试验研究,TK223.23
  8. 蓄热式热风炉流动传热与燃烧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F536
  9. 燃油锅炉电气控制特性的研究,TK229
  10. 水平浓淡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TK16
  11. 时滞不稳定过程的鲁棒分析与控制,TP13
  12. 汉川电厂300MW锅炉燃烧器的数值模拟和工业试验,TK223.23
  13. 中心钝体及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数值模拟,TK223.23
  14. 浓淡燃烧技术在保定热电厂#4炉上的应用与研究,TK227.1
  15. 包头二热DG670型锅炉燃烧系统优化与改造,TK223.2
  16. 径向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在300MW机组的应用,TK223.23
  17. 渐变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研究与开发,TK175
  18. 窑用新型高效低污染燃烧系统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TQ172
  19. 高温空气无油点火及低负荷燃烧器运行的数值模拟,TK229.6
  20. 甲烷在微燃烧器内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TK17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燃料与燃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