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苯胺包覆法制备纳米LiFePO_4/C核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作 者: 芦伟
导 师: 谢凯;郑春满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LiFePO4 聚苯胺包覆 纳米材料 高倍率性能
分类号: TM9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电动汽车和军用装备的理想电源。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充放电循环性能优异、原材料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但存在着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低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采用聚苯胺包覆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纳米FePO4/PANI的合成、碳源、锂源及热处理工艺等对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高倍率性能的影响。论文首先采用聚苯胺包覆法将FePO4粒径限制在纳米尺度,然后加入锂源和碳源,通过高温热处理将纳米FePO4还原为纳米LiFePO4,同时实现碳的包覆。在FePO4/PANI合成过程中,苯胺加入量是决定其粒径的关键因素,当苯胺与FePO4摩尔比为0.44时,得到粒径约为50 nm的FePO4/PANI。继续增加苯胺的量时,FePO4/PANI不再继续减小。优化的制备工艺为:液相体系的pH值为5,反应时间为4 h左右,反应温度为30℃,苯胺与FePO4的摩尔比为0.44。以蔗糖为碳源,经过热处理工艺可以在LiFePO4晶粒表面形成均匀的碳包覆层,阻止晶粒的进一步长大。碳含量为8%的LiFePO4/C正极材料的晶粒尺寸为55 nm,电导率为10-2 S·cm-1,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锂源在热处理过程中有5%的损失,当锂源加入量不足时,LiFePO4中存在欠锂杂相。当锂铁投料摩尔比为1.05:1时,产物中锂铁投料摩尔比近似为1:1,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影响显著。当热处理温度低(T≤500℃)或热处理时间短(t≤6 h)时,LiFePO4晶粒尺寸较小、晶格缺陷多,不利于材料的高倍率充放电;当热处理温度过高(T≥800℃)时,产物中含有高温杂相LiFe(P2O7),其高倍率下容量衰减明显。700℃热处理12 h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优的高倍率性能。采用优化工艺合成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晶粒尺寸为55 nm,碳含量为8%左右,其电导率(2.1×10-2 S·cm-1)高于商品LiFePO4(1.5×10-4 S·cm-1)。在1C和0.2C放电倍率下,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具有相近的比容量(137 mAh·g-1)和平稳的放电电压平台(3.4 V);LiFePO4/C正极材料在10C、20C、30C、40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8、103、94、87 mAh·g-1,具有较商品LiFePO4正极材料优异的高倍率性能。
|
全文目录
摘要 9-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6 1.1 LiFeP0_4 的结构及电化学特性 12-18 1.1.1 LiFeP0_4 的结构 12-15 1.1.2 LiFeP0_4 充放电机理 15-16 1.1.3 改进LiFeP0_4 高倍率电化学性能的途径 16-18 1.2 纳米LiFeP0_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8-24 1.2.1 纳米LiFeP0_4 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18-21 1.2.2 纳米LiFeP0_4 正极材料的改性 21-24 1.3 论文研究依据、目的与内容 24-26 1.3.1 论文研究依据 24-25 1.3.2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25-26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测试方法 26-32 2.1 实验设计方案 26-27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7-28 2.3 实验过程 28-29 2.3.1 聚苯胺包覆法制备纳米FeP0_4/PANI 28 2.3.2 先驱体的制备 28 2.3.3 热处理制备纳米LiFeP0_4/C 材料 28-29 2.3.4 极片制备与电池组装 29 2.4 分析测试方法 29-32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9 2.4.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HRTEM) 29 2.4.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29-30 2.4.4 热重分析与差示扫描量热(TGA-DSC) 30 2.4.5 粒径分析 30 2.4.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30 2.4.7 拉曼光谱分析(RS) 30 2.4.8 电子电导率的测量 30 2.4.9 电池组装及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30-31 2.4.10 循环伏安测试(CV) 31 2.4.11 化学分析 31-32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2-77 3.1 纳米FeP0_4/PANI 的合成研究 32-40 3.1.1 pH 值对FeP0_4/PANI 合成的影响 33-35 3.1.2 液相反应时间对FeP0_4/PANI 合成的影响 35-37 3.1.3 苯胺的加入量对FeP0_4/PANI 合成的影响 37-39 3.1.4 FeP0_4/PANI 的形貌和热转化过程分析 39-40 3.1.5 小结 40 3.2 碳源对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影响 40-49 3.2.1 碳源的选择 40-45 3.2.2 碳包覆量对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影响 45-47 3.2.3 热解碳的结构及对LiFeP0_4 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7-49 3.2.4 小结 49 3.3 锂源加入量对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影响 49-55 3.3.1 CH_3COOLi·2H_20 的分解过程 50-51 3.3.2 Li 源加入量对LiFeP0_4 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51-54 3.3.3 小结 54-55 3.4 热处理工艺对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影响 55-70 3.4.1 热处理过程中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55-57 3.4.2 热处理温度对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57-65 3.4.3 热处理时间对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65-70 3.4.4 小结 70 3.5 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结构与电性能分析 70-77 3.5.1 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70-72 3.5.2 纳米LiFeP0_4/C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72-76 3.5.3 小结 76-77 第四章 结论 77-78 参考文献 78-84 致谢 84-85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5
|
相似论文
-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 普鲁士蓝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TB383.1
- Eu3+和纳米Eu2O3对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735.7
- 氧化铈基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 氧化钨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TB383.1
- Co3O4/Al2O3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对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作用,TB383.1
- LiFePO4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TM912
- 四种氧化物纳米材料在自然沉降过程中对大肠杆菌毒性研究,R318.08
- 过渡金属基微、纳米材料的水热/溶剂热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 纳米氢氧化铝镁的制备及其溶胶对重金属阳离子吸附性的研究,TB383.1
- SnO_2及其Eu~(3+)掺杂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TB383.1
-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能表征及其应用,TB383.1
- 应用多相系统制备形貌可控的金属及氧化物纳米材料,TB383.1
- 电动单轨吊动力锂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TM912
- DHA衍生物及铜锌氧化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TB383.1
- 不同形貌碘化亚铜和氧化铜基纳米材料的结构构筑与性能研究,TB383.1
- 水热反萃合成纳米LiFePO_4的研究,O614.111
- 锌片直接水热腐蚀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及其发光性质研究,TB383.1
- 第五副族金属氮化物碳化物制备表征与应用,O613.71
- 微/纳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4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蓄电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