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CMOS技术的红外接收芯片前端设计及实现

作 者: 贾晓钦
导 师: 张庆中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关键词: 红外遥控系统 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0.5μm硅栅CMOS技术 电流-电压转换 前置放大器
分类号: TN4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红外遥控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景考虑,论文对基于0.5μm硅栅CMOS工艺制造的一款中端全集成红外接收芯片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其前端电路(包括电流—电压转换和前置放大器两部分)与版图设计。首先,通过对红外遥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红外线的传输方式和环境噪声等内容的了解,明晰了红外接收芯片的工作流程,确定了芯片的整体设计方案和各项设计指标。其次,在满足芯片整体设计前提下,结合光敏检测器件构造了一种变阻结构实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并采用折叠共源共栅的全差分放大器和电阻、电容构成有源高通滤波器作为前置放大器。在Cadence环境下使用CSMC(上华)0.5μm CMOS mix-signal-Si栅TPDM工艺模型仿真验证以上电路。同时设计完成了它们的版图,总面积在230~*120μm~2左右。芯片整体版图(包括划片道以及测试引脚)在850~*700μm~2左右。最后,对MPW投片返回的芯片分别从电路级别和产品级别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芯片前端正常工作;芯片能在2.5~6V的电压范围内工作;接收角度为±45°;晴天室内接收距离达15米左右,较差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在变频荧光灯的环境下芯片能正常工作;能避免瞬间输入光电流过大,太阳光直射下芯片仍能有效输出。此芯片的研制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应。目前设计中还存有接收距离较近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解决。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遥控技术(Remote Control)  10-11
    1.1.1 遥控理论  10-11
    1.1.2 发展历史  11
  1.2 红外遥控(Infrared Remote Control)  11-14
    1.2.1 红外线概述  11-12
    1.2.2 红外遥控系统  12-14
  1.3 全集成红外接收头  14-18
    1.3.1 结构组成  15-16
    1.3.2 市场前景  16-17
    1.3.3 国内动态  17-18
  1.4 课题任务  18-19
第二章 红外线的发射、传输与接收  19-25
  2.1 红外线的发射及传输  19-21
    2.1.1 半导体发光材料  19
    2.1.2 红外线的传输方式  19-20
    2.1.3 红外线发光二极管  20-21
  2.2 红外线的接收——红外光电二极管  21-24
    2.2.1 工作原理  22
    2.2.2 工作模式  22-23
    2.2.3 PIN型光电二极管  23-24
  2.3 小结  24-25
第三章 红外接收环境中的噪声分析  25-31
  3.1 环境背景噪声  25-26
  3.2 器件自身的噪声  26-28
  3.3 MOSFET中噪声  28-29
  3.4 系统噪声参数  29-30
  3.5 小结  30-31
第四章 红外接收芯片的设计  31-37
  4.1 芯片系统  31
  4.2 参考电压电路  31-32
  4.3 前端电路  32
  4.4 AGC电路、AGC放大器  32-33
  4.5 限幅放大器  33
  4.6 滤波器  33-34
  4.7 积分和比较电路  34
  4.8 整形电路  34-35
  4.9 静电保护  35-36
  4.10 小结  36-37
第五章 前端电路的分析  37-44
  5.1 光检测器件  37-39
  5.2 设计分析  39-43
    5.2.1 跨阻方式  39
    5.2.2 噪声信号  39-41
    5.2.3 载波信号  41
    5.2.4 解决方案  41-42
    5.2.5 灵敏度确定  42-43
  5.3 小结  43-44
第六章 I-V转换电路的设计  44-55
  6.1 具体设计  44-50
    6.1.1 PIN工作点的设置  44-46
    6.1.2 载波信号的获取  46-47
    6.1.3 MOS管的变阻特性  47-48
    6.1.4 变阻负载结构  48-50
  6.2 仿真验证  50-54
  6.3 小结  54-55
第七章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55-66
  7.1 重要性  55-56
  7.2 实现方案  56-58
  7.3 全差分放大器  58-61
    7.3.1 指标确定  58-59
    7.3.2 指标分析  59-61
  7.4 仿真结果  61-65
  7.5 小结  65-66
第八章 版图设计  66-71
  8.1 工艺介绍  66-67
  8.2 版图设计  67-69
  8.3 版图布局  69
  8.4 版图验证  69-70
  8.5 小结  70-71
第九章 红外接收芯片的测试  71-76
  9.1 初步测试  71-73
    9.1.1 电路板测试  71-73
    9.1.2 初步测试结论  73
  9.2 产品测试  73-75
    9.2.1 产品封装  73-74
    9.2.2 测试结果  74-75
  9.3 模块测试  75
  9.4 小结  75-76
第十章 工作总结与改进方向  76-78
  10.1 工作总结  76-77
  10.2 改进方向  77-78
致谢  78-79
参考文献  79-81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81

相似论文

  1. 硅麦克风前置放大器设计研究,TN722.71
  2. 双喷嘴挡板伺服阀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TH137.5
  3. 基于红外传输技术的答题系统研究,TN919.72
  4. 基于LabVIEW的光声光谱检测系统的研究,O433.1
  5. 2.5Gb/sCMOS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的设计,TN851
  6. 感应式磁力计的传感器及其前置电路的分析和设计,TP212
  7. MEMS微加速度计读出电路设计,TH824.4
  8. 微弱离子流检测技术研究,TN152
  9. 低功耗硅探测器前端读出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TN303
  10. μ子成像装置信号的前置处理,TL821
  11. 基于场效应管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TN722.3
  12. 用于高速光互连的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设计,TN851
  13. 地震数据采集仪器系统理论研究,P631.4
  14. 基于PSD的高速激光距离传感器的信号检测与处理,TP212
  15. TEM接收机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TN722
  16. WSA极紫外成像探测器的研究,TN23
  17. 光控相控阵雷达中光接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N957
  18. 宽带光控相控阵雷达中信号接收与处理技术研究,TN958
  19. 脑电信号采集方法及其在假肢中应用研究,R318
  20. 用于FTTH的跨阻抗前置放大器的ASIC设计,TN72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 > 半导体集成电路(固体电路) > 场效应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