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铁路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研究

作 者: 何兆林
导 师: 束洪春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行波测距 混合线路 等效波速法 波速
分类号: TM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自闭/贯通线路和配网中电缆架空线这种混合线路输电模式应用行波法进行故障测距研究。在将行波测距应用在自闭/贯通线路中有三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于行波波头到达时刻的准确判定;二是对行波波速的合理选择;最后是如何解决混合线路中波速不一致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行波基本理论以及行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分别分析了架空线和电缆线路中行波的传播特性并选择双端法对混合线路进行行波测距;介绍了相模变换的基本理论以及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模量传播参数,做为之后分析计算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小波变换原理以及HHT变换原理,并分析比较了用三次B样条小波和HHT变换识别故障行波波头以确定波头到达时刻。而后在PSCAD中分别对单一电缆线路和单一架空线路搭建仿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中的线路参数矩阵分析计算行波在两种线路中的传播速度特点,并分别给出了两种线路中的波速拟合曲线。最后应用行波双端法对混合线路进行故障测距,通过使用等效波速法解决混合线路中波速不一致的问题,对几种典型混合线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对于混合线路测距的优越性,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距的准确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计算表明,对于故障行波波头的到达时刻使用三次B样条小波进行小波变换后可以更为准确的确定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时刻;利用线路参数矩阵进行分析计算,选择其故障频段下的波速对混合线路故障行波测距的仿真表明,该波速可以满足测距所需精度,能够实现对混合线路故障的准确定位;利用等效波速测距方法对混合线路进行故障测距,很好的解决的混合线路波速不一致的问题,但在仿真中也发现了该种方法的不足,即对于发生在电缆中的线路若使用架空线路中的波速等效,误差会较大,甚至导致测距的失败,使用改进后的算法后,测距结果更加准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4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8-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1
    1.2.1 基于时间差搜索的双端行波测距算法  10-11
    1.2.2 等效波速算法  11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11-14
第二章 线路模量参数计算  14-24
  2.1 行波基本理论  14-17
    2.1.1 行波的产生  14
    2.1.2 线路上行波描述  14-16
    2.1.3 行波的折反射  16-17
  2.2 三相线路相模变换  17-21
    2.2.1 多导线波动方程和模变换  18-19
    2.2.2 均匀换位线路的模变换矩阵  19-21
  2.3 线路的模量传播参数  21-22
    2.3.1 均匀换位线路的模量传播参数  21
    2.3.2 不换位线路的模量传播参数  21-22
    2.3.3 电缆线路模量传播参数  22
  2.4 本章小结  22-24
第三章 行波故障测距原理与信号处理  24-32
  3.1 行波测距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24-26
    3.1.1 A型行波测距法  24
    3.1.2 D型行波测距法  24-25
    3.1.3 测距方法的选择  25-26
  3.2 小波变换理论  26-29
    3.2.1 小波变换的定义  26-27
    3.2.2 信号奇异性检测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理论  27-28
    3.2.3 B样条小波  28-29
    3.2.4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波头识别  29
  3.3 HHT变换理论  29-31
    3.4.1 Hilbert变换  29-30
    3.4.2 固有模态函数(IMF)的定义与固有模态分解(EMD)  30-31
    3.4.3 HHT行波波头精确定位与突变点检测  31
  3.4 本章小结  31-32
第四章 系统仿真  32-42
  4.1 线路仿真模型  32-33
    4.1.1 架空线路模型参数  32-33
    4.1.2 单芯电缆模型参数  33
  4.2 线路参数矩阵计算  33-39
    4.2.1 单一架空线路波速  34-36
    4.2.2 单一电缆线路波速  36-39
  4.3 实测线路波速  39-40
    4.3.1 架空线路波速  39-40
    4.3.2 电缆线路波速  40
  4.4 本章小结  40-42
第五章 混合线路行波测距  42-64
  5.1 等效波速算法的混合线路行波测距理论  42-43
    5.1.1 等效波速法  42
    5.1.2 等效波速法的改进算法  42-43
  5.2 单相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43-63
    5.2.1 A型混合线路故障仿真  43-49
    5.2.2 C型混合线路仿真分析  49-56
    5.2.3 D型混合线路仿真分析  56-63
  5.3 本章小结  63-64
第六章 结论  64-66
致谢  66-68
参考文献  68-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2

相似论文

  1. 寒区公路构筑物加固工程喷射混凝土性能研究,U414
  2. 山东省县级社区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弹性比较研究,R544.1
  3. 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特征与血管老化的相关性研究,R259
  4. 空时编码与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TN911.22
  5.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辨识与定位新方法研究,TM862
  6.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TM755
  7. 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速联合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R541.4
  8. 岩石加载过程中的波速及其声发射特征研究,TD313
  9.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血脂水平与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的关系,R543.5
  10.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P315
  11.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P315
  12. 利用Rayleigh波研究岩石应力变化及虚拟仪器实现,P631.4
  13. 压力管道水锤波速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对长距离输水管道中水锤计算的影响研究,TV134
  14. 水击理论及计算方法的改善研究,TV136
  15. 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花岗岩建基岩体波速偏低分析及开挖扰动评价,TU45
  16. 基于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TM755
  17.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的研究,TM755
  18. 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及非破损测强试验,TU528
  1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R544.1
  20. 波束域特征空间波束形成及其方向图低旁瓣实现,TN911.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高电压技术 > 高电压绝缘技术 > 绝缘的试验与检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