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研究

作 者: 沈文虹
导 师: 和汇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道德自我 小学德育 道德判断 道德选择 道德两难情境
分类号: G6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前进,小学德育工作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面向未来的趋势、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都对当前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对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道德自我”是自我意识中的道德方面,是个体对自己道德状态的看法和把握。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是衡量道德自我水平的两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对研究小学生道德自我具有代表性的两大调查,以及国内诸多学者对与道德自我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揭示了当前我国小学生的道德自我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地由低向高发展。同时还概括了影响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有:理想、价值观、思维模式和人格等;客观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教师等。针对上述调查研究所得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创设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开展小学网络德育四大措施实现小学生道德自我的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1
  1.1 问题的提出  7-9
    1.1.1 道德问题是面向未来的重要问题  7
    1.1.2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对德育的冲击  7-8
    1.1.3 信息化社会对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8-9
    1.1.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德育的新要求  9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9-10
    1.2.1 研究目的  9
    1.2.2 研究意义  9-10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0-11
    1.3.1 研究方法  10
    1.3.2 研究思路  10-11
第二章 道德自我的概念  11-15
  2.1 道德的概念  11
  2.2 道德自我的概念  11-15
    2.2.1 “自我”的概念  11-13
    2.2.2 杜威道德哲学对“道德自我”概念的影响  13
    2.2.3 我国对“道德自我”概念的探讨  13-14
    2.2.4 “道德自我”的概念  14-15
第三章 道德自我的研究状况  15-18
  3.1 国外对道德自我的研究  15-16
  3.2 国内对道德自我的研究  16
  3.3 国内外对道德自我研究的总结  16-18
第四章 道德自我的研究依据和研究价值  18-23
  4.1 道德自我的研究依据  18-21
    4.1.1 人性论  18-19
    4.1.2 人本主义心理学  19
    4.1.3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9-20
    4.1.4 美国霍尔和弗兰克纳的道德教育理论  20-21
  4.2 道德自我的研究价值  21-23
    4.2.1 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21
    4.2.2 积极促进德育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21-23
第五章 当前小学生道德自我现状的调查研究  23-31
  5.1 小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  23-25
  5.2 小学生道德自我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5-26
  5.3 影响小学生道德自我的因素  26-31
    5.3.1 主观因素  27-28
    5.3.2 客观因素  28-31
第六章 有利于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措施  31-45
  6.1 创设人性化的校园环境  31-32
    6.1.1 校园大环境感受爱心德育  31
    6.1.2 班级文化环境渗透爱心德育  31-32
  6.2 加强师资培训  32-34
    6.2.1 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学生  32-33
    6.2.2 给予学生道德选择的自由  33-34
    6.2.3 教给学生解决需要冲突的技能  34
  6.3 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34-42
    6.3.1 德育内容从屏蔽性向真实性发展  34-35
    6.3.2 德育情境从符号化向生活化发展  35-36
    6.3.3 德育方法从单一的灌输向人性互动发展  36-38
    6.3.4 德育评价方式多元化  38-41
    6.3.5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41-42
  6.4 加强小学网络德育  42-45
    6.4.1 小学网络德育观念的更新  43
    6.4.2 小学网络德育内容的新补充  43
    6.4.3 小学网络德育方法的新变革  43-45
第七章 研究的总结和展望  45-46
  7.1 研究的结论  45
  7.2 存在的问题  45
  7.3 发展展望  45-46
参考文献  46-49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9-50
附录  50-57
  附录一  50-54
  附录二  54-57
致谢  57-58
详细摘要  58-60

相似论文

  1.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2.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变迁研究:1978-2008,G621
  3. 科尔伯格的“团体公正法”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G641
  4. 赃物善意取得研究,D913
  5. 论道德选择力及其调控,B82
  6. 中国公务员与若干群体道德判断水平之比较,D630
  7. 中国家用环保汽车发展的道德选择,B82
  8. 距离远近和关系亲疏对道德判断的影响,B82-0
  9. 唐君毅生死观研究,B26
  10. 童蒙养正:小学德育中的传承和创新,G621
  11. 先前意图对道德判断的影响,B849
  12. 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B82-05
  13. 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B82-0
  14. 中学生道德判断的测评与特点研究,G631
  15. 温州市实验小学德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G621
  16. 5-6岁幼儿在图画书阅读中的道德判断研究,G613.2
  17. 情感卷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B82
  18.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探微,G641
  19.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初探,G621
  20. 武士道论考,K313
  21. 从道德选择式到市场选择式:我国养老模型研究,C913.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