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罪过推定与期待可能性

作 者: 王云良
导 师: 高维俭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罪过推定 期待可能性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分类号: D9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认定犯罪过程中,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是必备要件。所谓主观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但是,在司法实务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否认其有犯罪故意或过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就要涉及到确定有无罪过及罪过大小的问题。然而,由于主观要件的内容是心理态度,故主观要件符合性的判断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成为了一个长期困扰司法实务界的难题,众学者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但都未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期待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意志的相对自由的反映,是对客观条件限制人的意志自由作用的承认,该理论可以解决行为人在行为时,是否具有意志自由、是否具有主观恶性的问题。引进期待可能性后,可根据是否存在期待可能性来证明行为人罪过的有无。根据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如果存在行为的可选择性,行为人竟不选择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却选择了实施造成损害结果的行为,则说明其主观上具有反社会性,存在主观罪过;反之,如果不存在行为的可选择性,行为人只能如此,说明其失去了意志自由,罪过也就不复存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期待可能性理论来解决罪过推定这一司法实务难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罪过推定与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概说。在此部分笔者首先讨论了罪过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罪过推定的含义,指出了罪过推定在司法实务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论述了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及其对罪过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期待可能性与罪过推定的理论关系,笔者提出应将期待可能性引入罪过理论,以解决司法实务中罪过推定的问题。第二部分: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在这部分内容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学界关于期待可能性判断标准的几种学说,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陷与不足,进而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引入“常识、常理、常情”学说,并以此作为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第三部分:结合司法实际案例的分析。在该部分内容中,笔者选择了三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并应用上述罪过推定与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以期证明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
一、罪过推定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概说  10-22
  (一) 罪过推定  10-14
    1、罪过的内容  10-11
    2、罪过的表现形式  11-12
    3、罪过推定的内容  12-14
  (二) 期待可能性  14-16
    1、期待可能性的含义  14-15
    2、期待可能性的哲学根基——相对的意志自由  15-16
    3、期待可能性是一种情节,关系罪过的有无及程度  16
  (三) 期待可能性与罪过推定的理论关系  16-22
    1、期待可能性理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的学说  16-20
    2、本文的观点  20-22
二、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22-25
  (一) 判断标准的几种学说  22-23
    1、行为人标准说  22
    2、平均人标准说  22
    3、法规范标准说  22-23
    4、综合标准说  23
  (二) 本文的观点  23-25
    1、“常识、常理、常情”学说  23-24
    2、主张以“常识、常理、常情”作为判断标准  24-25
三、结合司法实际案例的分析  25-30
  (一) “卡那安得斯之板案”分析  25-26
    1、案件的基本事实  25
    2、相关的具体分析  25-26
  (二) “天价葡萄案”分析  26-28
    1、案件的基本事实  26-27
    2、相关的具体分析  27-28
  (三) “许霆案”分析  28-30
    1、案件的基本事实  28
    2、相关的具体分析  28-30
参考文献  30-32
致谢  32-33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33-34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34

相似论文

  1. 从王斌余案浅析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D924.11
  2. 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D914
  3.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924.1
  4. 顶罪替刑犯罪现象研究,D924.3
  5. 论刑法中被迫行为的性质,D924.1
  6. 期待可能性命运分析,D914
  7. 过失犯罪维度中的可能性问题研究,D924.11
  8. 论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D924.1
  9. 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D924.3
  10. “家族公司”中职务侵占罪的研究,D924.3
  11. 从许霆案看盗窃罪的主观要件,D924.3
  12.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D914
  13. 论期待可能性在中国的适用,D924
  14. 论“亲亲相隐”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D924
  15. 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6.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劳动争议中的适用,D912.5
  17. 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研究,D924.1
  18. 论刑法中的被迫行为,D924.1
  19. 论容隐制度,D924.1
  20. 职务犯罪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D917
  21.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与借鉴,D9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