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功能置换作为内城公共空间的拓展策略

作 者: 董怡嘉
导 师: 蔡永洁;彼得—海勒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功能置换 公共空间拓展 柏林庭院 改造策略 城市文脉保护
分类号: TU984.1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1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城市,柏林在面临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挑战时是如何通过对传统城市结构的利用实现内城公共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复兴的?本文基于对柏林六个庭院改造案例的策略和改造效果分析,探讨了其城市文脉保护和功能置换的创造性策略,总结了庭院改造在原有城市空间利用和功能改造上的成功经验,为上海和国内城市的城市中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总共分为两个部分与四个章节。第一部分为背景与案例的介绍,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第一章阐述了柏林庭院建筑的发展及内城更新的情况;第二章是对六个柏林庭院改造案例的具体情况介绍。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对庭院改造策略的剖析,包括第三章与第四章。第三章综合六个方案的公共活动情况总结了在庭院改造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策略;第四章进一步分析了由庭院改造所带来的内城空间扩张效应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结语部分对柏林内城公共空间扩展的成功进行了经验总结,并选择部分上海石库门改造的案例与柏林庭院的改造进行对比,以此为基础提出柏林给上海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绪论  11-14
  一、研究对象  11
  二、研究目的  11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1-12
  四、研究条件  12
  五、研究范围  12-14
第一章 内城公共空间拓展的条件——庭院历史发展概况  14-22
  1.1.柏林庭院的特征及发展历史  14-18
    1.1.1 庭院形成的历史和基本形态类型  14-16
    1.1.2 庭院的基本平面布局特征  16-17
    1.1.3 庭院的使用特征  17-18
  1.2."施潘道郊城"的起落与其中庭院的发展  18-19
    1.2.1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施潘道郊城"的形成期  18
    1.2.2 十九世纪:"施潘道郊城"的全盛期及庭院建筑的出现  18-19
    1.2.3 从1939到1990:"施潘道郊城"的衰退期及庭院建筑的空置  19
    1.2.4 从1990年后至今:"施潘道郊城"的复兴期及庭院建筑的新生  19
  1.3.影响柏林庭院改造的社会因素  19-22
    1.3.1 经济因素  20
    1.3.2 社会因素  20
    1.3.3 文脉保护因素  20-22
第二章 内城公共空间拓展的过程——庭院改造案例介绍  22-53
  2.1 哈克雪庭院(Hackesche H(?)fe)和玫瑰庭院(Rosenh(?)fe)  22-28
    2.1.1 项目基本情况  22-24
    2.1.2 改造策略  24-28
  2.2 海克曼庭院(HeckmannH(?)fe)  28-32
    2.2.1 项目基本情况  28-29
    2.2.2 改造策略  29-32
  2.3 柏林艺术工场(Kunst Werk Berlin)  32-36
    2.3.1 项目基本情况  32-33
    2.3.2 改造策略  33-36
  2.4 泉水庭院(Brunnenhof)  36-41
    2.4.1 项目基本情况  36-38
    2.4.2 改造策略  38-41
  2.5 爱迪生庭院(Edison H(?)fe)  41-46
    2.5.1 项目基本情况  41-43
    2.5.2 改造策略  43-46
  2.6 黑山庭院(Haus Schwarzenberg)  46-50
    2.6.1 项目基本情况  46-47
    2.6.2 改造策略  47-50
  2.7 小结:柏林内城公共空间拓展特点  50-53
    2.7.1 对原有空间结构的保护  50
    2.7.2 庭院特点的塑造  50-51
    2.7.3 功能混合的发展  51
    2.7.4 庭院使用方式的改变  51-53
第三章 内城公共空间拓展的手段——庭院改造策略分析  53-68
  3.1 对活动人群的影响  53-56
    3.1.1 观察方法  53-54
    3.1.2 特点  54-55
    3.1.3 影响因素  55-56
  3.2 对活动强度的影响  56-62
    3.2.1 观察方法  56
    3.2.2 特点  56-58
    3.2.3 影响因素  58-62
  3.3 对活动复合度的影响  62-65
    3.3.1 观察方法  62
    3.3.2 特点  62-63
    3.3.3 影响因素  63-65
  3.4 对活动频率的影响  65-67
    3.4.1 观察方法  65
    3.4.2 特点  65-66
    3.4.3 影响因素  66-67
  3.5 小结:柏林内城公共空间拓展的实现基础  67-68
第四章 内城公共空间拓展的效果——庭院改造的意义  68-73
  4.1 庭院改造对传统城市结构的影响  68-70
    4.1.1 对传统城市肌理的强化  68
    4.1.2 扩大了城市公共活动的面积  68-69
    4.1.3 提高了区域的公共活动密度  69-70
  4.2 庭院改造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70-73
    4.2.1 构建城区复合式多功能网络  71
    4.2.2 新老混合的庭院生活方式  71-73
结语 柏林内城公共空间扩张的经验与启示  73-79
  一、柏林内城公共空间扩张的经验总结  73
  二、柏林庭院改造对上海内城改造的启示  73-79
    1.上海石库门改造背景与现状  74-77
    2.柏林庭院改造与上海石库门改造特点比较  77-79
参考文献  79-81
图表索引  81-86
致谢  86-88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8

相似论文

  1. 基于转型升级的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TU984.114
  2. 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及改造策略研究,G521
  3.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研究,TU201.5
  4. 居民小区覆盖引入TD-SCDMA改造策略及原则研究,TN929.533
  5. 城市中心区功能置换型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研究,TU201.5
  6. 杭州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功能置换研究,TU984.114
  7. 北京传统居住建筑再生性设计研究,TU241.5
  8. 近代居住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研究,TU-87
  9. 功能置换—论产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利用,TU-87
  10. 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楼市—售楼处设计初探,F293.3
  11. 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策略及其实施研究,F323.7
  12.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策略研究,TU201.5
  13. 旧工业建筑的生态再利用策略研究,TU984.114
  14. 变电站双母双分段母差保护改造策略研究,TM773
  15. LOFT文化在天津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TU984.114
  16. 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TU984.18
  17. 沈阳市大东区薄弱初中改造策略研究,G639.2
  18. 塔里木油田多种经营企业改造研究,F426.22
  19.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TU982.29
  20.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机理与策略研究,F276.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空间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