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途径研究

作 者: 孔祥杰
导 师: 谭金芳;程相国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平顶山市 农业结构 农业调整策略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平顶山市是中原地区一个新兴能源城市、农业大市。该市辖10个县(市)、区,总人口480.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万人,占76.5%;总土地面积7909.4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24%,丘陵山区占76%;耕地总面积402万亩,其中平原24%,山地、丘陵各占13%和63%;全市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亩。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4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80万亩,农作物复种指数185%。常年粮食产量150万吨左右。面对加入WTO后的严峻形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机遇,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本文着重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和成效,分析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新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论证平顶山市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点对策和措施,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与历史资料及对平顶山市农业的现实考察,采取统计分析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平顶山市的气候、土地、水利、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农业生产值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在逐渐减少;畜牧业产值和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稳步上升,已形成相当规模,成为平顶山市的主导产业。在种植业中,小麦、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2004年粮、经、其它作物比为76.3:13:10.7。蔬菜的播种面积增加迅速。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2%。2、平顶山市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产品品质差,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3、提出了新时期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应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指导思想。4、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是:(1)面向市场,发挥区位优势,选准农业调整方向:(2)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环保高效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实施科技强市战略,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观调整农业结构:(5)搭建销售信息网络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6)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环境;(7)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推动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全文目录


致谢  4-7
摘要  7-8
1、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和方法  8-16
  1.1 国内外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8-9
  1.2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9
  1.3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因  9-10
  1.4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的比较  10-11
  1.5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11-12
  1.6 加入WTO后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12-13
  1.7 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  13-14
  1.8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  14-15
  1.9 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及现状  15
  1.10 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方法  15-16
2、平顶山市资源状况  16-18
  2.1 地理位置  16
  2.2 自然资源  16-18
  2.3 社会经济条件  18
3、平顶山市农业结构演进历史和现状  18-23
  3.1 主要作物产量人均占有水平比较  18-19
  3.2 牧渔业生产发展水平  19
  3.3 平顶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析  19
  3.4 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19-20
  3.5 平顶山市农业发展基础及潜力  20-23
4、平顶山市农业生产结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23-27
  4.1 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3-25
  4.2 农业结构问题形成原因  25-27
5、平顶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对策  27-33
  5.1 面向市场,发挥区位优势,选准主导产业  27-28
  5.2 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8-29
  5.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29-30
  5.4 实施科技强市战略,用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结构  30
  5.5 搭建市场销售平台,搞活农产品流通  30-31
  5.6 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环境  31
  5.7 优化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加快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31-33
主要参考文献  33-36
Abstract  36-37

相似论文

  1. 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X2
  2. 崇阳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F327
  3. 宁夏黄河灌区农业结构与农田退水水质关系的研究,X52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结构调整研究,F327
  5. 陕西省长武县与西藏日喀则市生态农业建设对比研究,S181
  6. 平顶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F323.3
  7. 昌邑市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F326.5
  8. 平顶山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9. 城市污泥直接施用农田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X53
  10. 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研究,G633.96
  11.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困难分析,G633.41
  12. 河南省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F124.5
  13. 平顶山市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TU984.113
  14. 论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网络模式的构建,G631
  15. 平顶山市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研究,TD88
  16. 从平顶山十三中看我国薄弱初中的成因及改造,G639.28
  17. 中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G630
  18. 平顶山市景观变化对其生态安全的影响,X826.03
  1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F224
  20. 金坛市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F3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