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装饰表现手法研究

作 者: 郭秀
导 师: 徐志坚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高句丽墓室壁画 装饰内容 表现手法 审美法则
分类号: K879.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高句丽墓室壁画的社会背景、表现语言以及表现内容等方面的装饰特色入手来论述高句丽壁画的起源及其独特的民族装饰风格。首先,以高句丽墓室壁画产生的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简述高句丽民族的崛起、发展、强大和高句丽政权的建立,阐明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风俗文化与当时中原文化的关联。其次,通过对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装饰内容与中原绘画在风格上的比较分析,展现其内容的广泛性及民族的独特性。最后,对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评述其拙朴、稳重和率真的绘画风格,从而归纳出高句丽墓室壁画的绘画规律与形式美法则。高句丽墓室壁画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淳朴的造型语言,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对高句丽绘画风格的深刻影响,反映了高句丽墓室壁画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恢宏的场面和磅礴的气势,从而表现出当时高句丽人民的高超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作者在文章中插入大量图片,以便对高句丽墓室壁画与中原绘画风格的异同进行直观地分析。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9
绪论  9-11
第1章 高句丽墓室壁画形成的历史背景  11-15
  1.1 民族政权的建立促成高句丽王族的墓葬形式  11-12
    1.1.1 高句丽政权的建立  11
    1.1.2 王室制度的形成  11-12
  1.2 汉文化的传入是高句丽墓室壁画形成的主要原因  12-15
    1.2.1 战争因素  13-14
    1.2.2 俘虏与移民的融入  14-15
第2章 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装饰内容  15-25
  2.1 日常生活表现  15-18
    2.1.1 宴饮  15-16
    2.1.2 乐舞百戏  16
    2.1.3 山林逐猎  16-17
    2.1.4 车骑出行  17
    2.1.5 战争  17-18
  2.2 装饰图案运用  18-21
    2.2.1 忍冬纹  18-19
    2.2.2 莲花图案  19-20
    2.2.3 云纹  20-21
    2.2.4 环纹  21
  2.3 尚神与图腾崇拜观念展现  21-25
    2.3.1 日月星辰  21-22
    2.3.2 伏羲、女娲  22
    2.3.3 神农  22-23
    2.3.4 飞天与伎乐天  23
    2.3.5 四神  23-24
    2.3.6 三足乌  24-25
第3章 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装饰手法表现  25-38
  3.1 人物刻画风格  25-27
    3.1.1 人与人的比例  25-26
    3.1.2 人与山的比例  26
    3.1.3 人物形象的造型角度  26-27
  3.2 简练的线条运用  27-28
  3.3 形象刻画手法  28-31
    3.3.1 简化  28
    3.3.2 变形  28-30
    3.3.3 夸张  30-31
  3.4 色彩表现  31-32
    3.4.1 单纯简化  31
    3.4.2 重彩着色  31
    3.4.3 平色与纯色  31-32
  3.5 画面构成  32-38
    3.5.1 满幅式构成  32-33
    3.5.2 程式化带状构成  33
    3.5.3 多层式构成  33-34
    3.5.4 对称式构成  34-35
    3.5.5 仿木结构构成  35-36
    3.5.6 解剖透视构成  36-38
第4章 装饰性审美法则  38-42
  4.1 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讲求统一  38
  4.2 条理与反复相结合产生秩序美  38-39
  4.3 对比与调和中创造和谐  39-40
  4.4 画面中动与静结合  40
  4.5 构图中讲求节奏与韵律感  40-41
  4.6 注重物体间的比例与对照关系  41-42
结论  42-43
注释  43-44
参考文献  44-45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45-46
致谢  46-47
个人简历  47-48

相似论文

  1. 高句丽壁画的形态流变,K879.4
  2. 从文化角度对霍桑《红字》的中文译本中宗教语篇的比较研究,I046
  3. 论中国传统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525.1
  4. 平面广告设计的幽默表现手法,J524.3
  5. 新时期以来的维吾尔新潮小说论,I207.42
  6. 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思想及其美学价值,I712.073
  7. 1920年—1940年代的日本摄影史,J409.313
  8. 贺铸词的特征与价值,I207.23
  9. 尤金·奥尼尔剧作《大神布朗》表现主义特征,I712.073
  10. 试析《达罗卫夫人》中的网状意识流,I712
  11. 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J218.6
  12. 《到灯塔去》表现手法研究,I561
  13. 鲍照乐府诗研究,I207.22
  14.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I206.2
  15. 论蒲宁创作的主题:对生命的永恒之谜的思索,I512
  16. 阿纳托利·金作品中的永生主题及其表现手法,I512
  17. 从水墨与工笔的比较看两者发展的互补关系,J212.2
  18. 对波普艺术色彩表现手法和色彩观的研究,J205
  19. 平面广告设计中浪漫图形表现研究,J524.3
  20. 景观细部设计,TU986
  21. 当代地域建筑美学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TU-80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美术考古 > 古绘画 > 壁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