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玻纤格栅抑制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研究

作 者: 产启刚
导 师: 吕渊
学 校: 安徽理工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玻璃纤维格栅 ANSYS 沥青加铺层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耦合分析
分类号: U416.2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已经成为路面病害中严重问题之一,尤其在低温和超载严重地区。由于玻璃纤维格栅具有高抗拉性、与沥青混合料良好的相容性及集料嵌锁限制作用,在沥青路面加铺设计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以我国寒冷地区宁夏的一段高速公路为典型路面结构,运用Ansys进行道路的温度场、力场及耦合场的数值模拟,本数值模拟成功地解决了裂缝结构的耦合场数值分析的问题,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每天温度地变化,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也在不断改变,为此本文提出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概念。从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1的变化规律可得,在进行路面加铺抗裂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一天当中温度最低时的温度荷载;其次要选择本段道路交通量中轴重最大的车辆进行专项设计。无论有无玻纤格栅层,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加铺层厚度成反比,这证明了增加加铺层厚度有利于抑制裂缝反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随加铺层厚度变化梯度约为-1.48×104Pa.m1/2/cm,随AG层模量的变化梯度约为1.44×104Pa.m1/2/MPa。根据加铺层底部应力等效原则,有玻纤格栅层的加铺层厚度大约为无玻纤材料时加铺厚度的一半。纯车载与耦合场条件下的加铺层底部应力比值最大可达到5.4,裂缝尖端点应力比值最高得2.8,所以在我国寒冷地区路面设计中,温度载荷不应该简化计算或忽略。路面结构内部出现最低温度的时间比路表要晚,温度延迟梯度大小约为20分钟/cm。对于含玻纤格栅层的路面结构,裂缝尖端点应力大约是加铺层底部应力的3倍以上,这说明玻纤格栅层对裂缝尖端应力的过滤吸收作用。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与道路实际状况不吻合的状况,本文设计出新型试验方案。通过新型疲劳对比试验得出:无论有无玻纤格栅层,加大加铺层厚度是抑制旧路面裂缝向上反射的一种方法,却是以经济为代价地;在同等加铺条件下,有玻纤格栅层的比无玻纤格栅层的路面寿命最小能提高的50%,最大能提高5到6倍。在低温的情况下,玻纤层提高路面寿命的效果非常明显;在加铺层厚度比较厚并且温度较高时,玻纤格栅层起到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试件裂缝发展规律截然不同,有玻纤格栅层的试件裂缝出现地晚并且发展非常缓慢,而无玻纤格栅的试件裂缝出现早并且发展迅速。无玻纤格栅的试件在断裂后一分为二即完全断裂破坏;而有玻纤格栅的试件在断裂后格栅上部结构仍然连接完好,没有完全破坏。无玻纤格栅层时,试件疲劳寿命与温度成正比关系;有玻纤格栅层时,疲劳寿命与温度是成反比关系。从经济性和适用性考虑,在低温地区加铺一层玻纤格栅材料是非常好的选择。根据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数据,总结出含玻纤格栅材料的加铺层厚度的设计方法:先按照规范法进行路面加铺层常规厚度设计,再按常规设计厚度的一半进行实际加铺。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引言  9-16
1 绪论  16-22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6-1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9
  1.3 玻璃纤维格栅简介  19-21
  1.4 本文研究内容  21-22
2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断裂力学分析  22-31
  2.1 断裂力学基础  22-23
  2.2 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分析  23-24
    2.2.1 裂纹尖端应力场  23-24
    2.2.2 应力场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  24
  2.3 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解法  24-28
    2.3.1 有限元裂缝解法的概述  24-25
    2.3.2 等参奇异单元  25-27
    2.3.3 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解  27-28
  2.4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模型设计  28-30
    2.4.1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概述  28-29
    2.4.2 反射裂缝尺寸及位置  29
    2.4.3 裂缝强度因子的正负号  29-30
  2.5 本章小结  30-31
3 复杂环境下复合式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有限元分析  31-43
  3.1 概述  31-32
    3.1.1 两个概念  31
    3.1.2 沥青路面本构关系  31-32
  3.2 沥青加铺层路面有限元模型参数  32-35
    3.2.1 沥青加铺层厚度  32-33
    3.2.2 含复合式沥青加铺层的路面结构  33-34
    3.2.3 Ansys模拟试验设计思路  34-35
  3.3 模拟参数的确定  35-43
    3.3.1 有限元模拟的力学参数  35-38
    3.3.2 温度场模拟参数  38-43
4 复合式沥青加铺层ANSYS数值模拟  43-63
  4.1 复合式沥青加铺层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43-48
    4.1.1 温度有限元模拟理论  43
    4.1.2 有限元模型  43-44
    4.1.3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44-45
    4.1.4 温度荷载  45-46
    4.1.5 结果分析  46-48
  4.2 复合式沥青加铺层纯车载应力场数值模拟  48-53
    4.2.1 计算理论  48-49
    4.2.2 有限元分析  49
    4.2.3 计算结果  49-52
    4.2.4 计算结果分析  52-53
  4.3 复合式沥青加铺层耦合应力场数值模拟  53-61
    4.3.1 带反射裂缝耦合分析  53-56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6-61
  4.4 本章小结  61-63
5 复合式路面加铺层的疲劳实验研究  63-91
  5.1 沥青混凝土疲劳特性分析基本理论  63-71
    5.1.1 疲劳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参数  63-64
    5.1.2 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64-71
  5.2 沥青加铺层疲劳裂缝理论分析  71-73
    5.2.1 疲劳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71
    5.2.2 疲劳裂缝防治  71-73
  5.3 沥青混合料疲劳对比实验  73-80
    5.3.1 试验方法  73-74
    5.3.2 试验设计  74-76
    5.3.3 试验材料  76-78
    5.3.4 试验系统及试验设备  78-79
    5.3.5 试件制作  79-80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80-90
  5.5 本章小结  90-91
6 结论与展望  91-93
  6.1 主要结论  91-92
  6.2 展望  92-93
参考文献  93-96
致谢  96-97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97

相似论文

  1.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2. 电流及电场对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及其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TQ153.2
  3. 核桃破壳力试验及核桃剥壳机主要部件虚拟样机设计,S226.4
  4. 高层建筑消防炮专用灭火弹研究,TU892
  5. 沪昆客运专线江西宜春段溶洞区钻孔桩承载性能分析与研究,U213.1
  6. 150吨平头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TH213.3
  7. 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U455.43
  8. 多自由面逐孔起爆最优微差时间的数值模拟研究,TD235
  9. FBAR温度传感器研究,TP212.11
  10. 环境气候条件对多分裂导线交流电晕特性的影响研究,TM851
  11. 相变随机存储器的三维热模拟与结构设计,TP333.8
  12.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仓泵焊接研究与应用,TG457.2
  13. 红外多光谱图像仿真研究,TP391.9
  14. MEMS微尺度有序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表征,TB33
  15. 基于感应加热的局部模腔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Q320.66
  16. 管道周向励磁漏磁场计算方法的研究,TG115.284
  17. 管道漏磁三轴内检测技术研究,TH878.3
  18. 医学超声穿刺导航的实时定位及软组织建模研究,R318.6
  19. 功率模块热传导的研究,TN386
  20. 太阳能水下机器人载体设计与分析,TP242.3
  21. 鼓风机动态应力监测,TH44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道路工程 > 路基、路面工程 > 路面工程 > 路面:按使用材料分 > 沥青路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