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叶提取物(EGCG)在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中的性质研究

作 者: 高小刚
导 师: 刘天晴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胶束体系 光谱性质 可见吸收光谱 茶多酚 预胶束 紫外可见 微环境极性 表面张力法 行为特性
分类号: O64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 EGCG的提取与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从黄山绿茶中采用离子沉淀法提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产品的最佳浸提条件,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EGCG产品进行了成分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浸提方案,即浸提过程中选用25倍于茶末质量的80%乙醇溶液作浸提溶剂,在70℃浸提两次,每次40min。对离子沉淀法通过综合考虑选定(Al3+Zn2+)复合离子作为沉淀剂,以m沉淀剂:m茶叶=3:20的质量比进行沉淀,既保证了较高的产品得率,又避免了采用Al3+、Ba2+等离子单独使用浓度太高对产品的安全性造成的严重影响,减少金属盐添加过量造成的浪费。2. Tween 80胶束体系中EGCG的行为特性运用表面张力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EGCG对聚氧乙烯20失山梨醇酐单油酸酯(Tween 80)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探讨了EGCG在Tween 80胶束中的定位形式以及行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EGCG的加入使得Tween 80胶束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上升。EGCG由于其羟基与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部分结构可定位于胶束的栅栏外层。随着Tween 80分子有序组合体从预胶束到球状胶束再到棒状胶束的转变,EGCG在胶束中的不断富集,其紫外吸光强度增强趋势不断增大,同时,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其发生自猝灭现象,荧光强度增强趋势变缓。3. SDS胶束体系中EGCG的行为特性通过电导率法、表面张力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EGCG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探讨了EGCG在SDS胶束中的定位形式以及行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EGCG的加入使得SDS胶束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上升。当SDS体系为球状胶束时,EGCG的加入使得体系的微环境极性下降,部分结构可定位于胶束的栅栏外层,当SDS体系为棒状胶束时,EGCG的加入对体系的微环境极性I1/I3值基本没有影响,EGCG分子中基团较难定位于棒状胶束的栅栏层中。SDS胶束体系的结构对EGCG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没有影响,对EGCG的荧光性质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4. MEG体系中EGCG行为特性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N-甲基-D-葡萄糖胺(MEG)及EGCG /MEG /H2O的表面活性,探讨了MEG体系对EGCG的作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EGCG的存在可以对MEG的表面活性产生影响,使得其开始正吸附的浓度增大,EGCG与MEG可以发生络合,形成特定的结构络合物,导致最大吸收峰红移,MEG聚集浓度可以对EGCG的荧光性质产生较强影响,当MEG浓度较小时,其分子与EGCG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疏水作用,使其荧光光谱增强,随着体系中MEG的浓度的增大,EGCG富集浓度较高,激发态之间的碰撞引起能量损失,致使发生自猝灭现象,使得荧光强度开始降低。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英文摘要  10-12
第一章 序言  12-32
  1.1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  12-16
    1.1.1 胶束  12-14
    1.1.2 微乳液  14-15
    1.1.3 溶致液晶  15
    1.1.4 囊泡  15-16
  1.2 添加剂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  16-18
    1.2.1 电解质(无机盐)和有机物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  16-17
    1.2.2 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物混合体系  17
    1.2.3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17-18
  1.3 EGCG的性质与结构  18-21
    1.3.1 茶叶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历史  18-19
    1.3.2 EGCG的性质  19-20
    1.3.3 EGCG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
      1.3.3.1 医药保健作用  20-21
      1.3.3.2 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21
      1.3.3.3 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21
      1.3.3.4 农业上的应用  21
  1.4 EGCG 的制备与纯化研究  21-23
    1.4.1 柱色谱  22
    1.4.2 有机溶剂富集-柱色谱纯化  22
    1.4.3 沉淀-吸附法  22
    1.4.4 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  22-23
  1.5 表面活性剂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  23-25
    1.5.1 助溶、增溶作用  23-24
    1.5.2 控制释放  24-25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5-26
  参考文献  26-32
第二章 EGCG 的提取与分析  32-47
  2.1 引言  32-33
  2.2 实验试剂与方法  33-34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3
    2.2.2 EGCG 产品制备方法  33
    2.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33
    2.2.4 红外光谱的测定  33
    2.2.5 HPLC 的测定  33-34
    2.2.6 茶叶浸提液的测量  34
  2.3 浸提正交实验的设计  34-36
    2.3.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的选择  34-36
      2.3.1.1 溶剂的选择  34
      2.3.1.2 乙醇浓度的影响  34-35
      2.3.1.3 料液比的影响  35
      2.3.1.4 浸提时间的影响  35
      2.3.1.5 浸提温度的影响  35-36
  2.4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36-44
    2.4.1 浸提液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36-37
      2.4.1.1 原理  36
      2.4.1.2 酒石酸铁溶液的配制  36
      2.4.1.3 pH=7.5 的磷酸缓冲溶液的配制  36
      2.4.1.4 EGCG 溶液的配制  36
      2.4.1.5 EGCG 标准曲线的制作  36-37
    2.4.2 浸提液中茶多酚总含量的测定  37
    2.4.3 正交实验指标及结果  37-38
    2.4.4 最佳浸提条件的确定  38-39
    2.4.5 离子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实验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39-41
      2.4.5.1 离子沉淀剂种类的影响  39
      2.4.5.2 调节pH值用的碱性溶液及调节范围的选择  39-40
      2.4.5.3 沉淀时间的影响  40
      2.4.5.4 沉淀剂用量的影响  40-41
    2.4.6 EGCG产品离子沉淀法最终提取工艺的确定  41
    2.4.7 EGCG产品的分析  41-44
      2.4.7.1 EGCG产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1-42
      2.4.7.2 EGCG产品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42-43
      2.4.7.3 EGCG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3-44
  2.5 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47
第三章 Tween 80 胶束体系中 EGCG 的行为特性  47-72
  3.1 引言  47-48
  3.2 实验试剂与方法  48-50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8
    3.2.2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48-49
    3.2.3 循环伏安特性的测定  49
    3.2.4 胶束中芘的微环境极性的测定  49
    3.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49
    3.2.6 荧光光谱的测定  49-50
  3.3 结果与讨论  50-69
    3.3.1 EGCG对Tween 80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50-51
    3.3.2 EGCG的电化学性质  51-54
    3.3.3 Tween80/EGCG/H_2O体系中EGCG对芘的微环境的影响  54-55
    3.3.4 EGCG的光谱性质  55-57
      3.3.4.1 EGC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6
      3.3.4.2 EGCG的荧光光谱  56-57
    3.3.5 Tween 80胶束体系中EGCG光谱性质  57-62
      3.3.5.1 Tween 80胶束体系中EGC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57-59
      3.3.5.2 Tween 80胶束体系中EGCG荧光光谱性质  59-60
      3.3.5.3 EGCG浓度对Tween 80胶束性质的影响  60-62
    3.3.6 EGCG浓度对Tween 80紫外-可见光谱性质影响  62-63
    3.3.7 EGCG和阿昔洛韦的作用与影响  63-66
      3.3.7.1 EGCG和阿昔洛韦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  63-65
      3.3.7.2 阿昔洛韦对EGCG荧光光谱性质的影响  65-66
    3.3.8 Tween 80 胶束中EGCG 和阿昔洛韦的性质  66-69
      3.3.8.1 Tween 80 胶束中阿昔洛韦对EGCG 吸光强度的影响  66-67
      3.3.8.2 Tween 80 胶束中阿昔洛韦对EGCG 荧光光谱性质的影响  67-68
      3.3.8.3 Tween 80/EGCG 体系中阿昔洛韦对芘的微环境的影响  68-69
  3.4 结论  69-70
  参考文献  70-72
第四章 SDS 胶束体系中 EGCG 的行为特性  72-84
  4.1 引言  72-73
  4.2 实验试剂与方法  73-74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73
    4.2.2 电导率的测定  73
    4.2.3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73
    4.2.4 胶束中芘的微环境极性的测定  73-74
    4.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74
    4.2.6 荧光光谱的测定  74
  4.3 结果与讨论  74-81
    4.3.1 EGCG对SDS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74-77
    4.3.2 EGCG对SDS胶束中芘微环境的影响  77
    4.3.3 SDS胶束体系中EGCG光谱的性质  77-81
      4.3.3.1 SDS对EGCG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78
      4.3.3.2 SDS对EGCG的荧光光谱的影响  78-79
      4.3.3.3 SDS胶束体系中EGCG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79-80
      4.3.3.4 SDS胶束体系中EGCG的荧光光谱性质  80-81
  4.4 结论  81-82
  参考文献  82-84
第五章 MEG体系中 EGCG的行为特性  84-96
  5.1 引言  84-85
  5.2 实验试剂与方法  85-86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85
    5.2.2 电导率的测定  85
    5.2.3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85-86
    5.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86
    5.2.5 荧光光谱的测定  86
  5.3 结果与讨论  86-93
    5.3.1 EGCG对MEG聚集浓度的影响  86-90
    5.3.2 MEG对EGC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90-92
    5.3.3 MEG对EGCG的荧光光谱性质的影响  92-93
  5.4 结论  93-94
  参考文献  94-96
结论  96-98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8-99
致谢  99-100

相似论文

  1. 腌肉中挥发性N-亚硝胺的形成与控制研究,TS251.51
  2. 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降脂活性研究,O627.63
  3.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R96
  4. 纳米多孔玻璃基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TB383.1
  5. 高力份分散体系的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TQ610.1
  6. 金、银、铜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TB383.1
  7.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和分子模拟计算,R96
  8. 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X703
  9. 染料(颜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及应用,TS190.1
  10. 不同生长期内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变化研究,TS272.7
  1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水解酶的制备及应用,TQ465
  12. 掺Er~(3+)铋酸盐和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和热稳定性的研究,TQ171.1
  13. ⅡA族与ⅡB族金属酞菁自组装性质的光化学研究,O644.1
  14. 三种抗氧化剂的不同水平组合对肉鸭肠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S834.5
  15. 几种农杆菌的耐酚性能比较与驯化研究,S571.1
  16. 类肝素化多糖材料抗凝血效果评价方法研究,R318.08
  17. 茶多酚对淀粉慢消化特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R151
  18. 亚麻籽油的超声辅助提取、复合抗氧化剂稳定化和微胶囊化的研究,TS225.1
  19. 酵母对茶多酚吸附性能的研究,R151
  20. 基于光谱的白酒鉴别研究,TS262.3
  21. 部分常见含铁宝石的光谱特征研究,TG115.3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 > 胶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