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隆庆和议”史料研究

作 者: 闫浩
导 师: 王雄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隆庆和议” 原始史料 史料研究
分类号: K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隆庆五年(1571),明蒙之间达成了“隆庆和议”,结束了明蒙之间二百多年的战争状态,开启了明朝与蒙古右翼诸部和平互市的局面,并且对以后的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隆庆和议的原始文献,主要是直接参与处理该事的明臣和蒙古首领俺答的著述。这些人中,明朝方面,最著名的是张居正、高拱、王崇古和方逢时等,蒙古方面,当以俺答为代表。本文检视了诸人的文集,对其中有关隆庆和议的资料作了较为全面的清理、统计,并逐件作了概括的介绍。进而考查诸史料对隆庆和议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记述,并对几种史书有关隆庆和议的记载与原始资料的关系作了一些考查,意在通过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情况、源流变化,以见诸原始资料的价值。文章分三个部分逐一介绍:一、有关“隆庆和议”的第一手资料。对“隆庆和议”的当事人及其留下的珍贵的史料进行介绍。二、史料所见“隆庆和议”的关键情节。对从第一手资料反映出的许多重要的关键情节进行分析考索。三、后代史书对原始资料的传述和研究者的利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序言  8-9
一 有关"隆庆和议"的第一手资料  9-22
  (一) "隆庆和议"时的当事人与他们的著述  9-12
  (二) 诸人著述中涉及"隆庆和议"的史料篇目  12-22
二 史料所见"隆庆和议"的关键情节  22-44
  (一) 把汉那吉事件  22-23
  (二) 明廷的多方面反映  23-30
  (三) 明蒙交涉的具体情节  30-35
  (四) 隆庆和议的具体内容  35-42
  (五) 史料所见隆庆和议与事诸人物的风范  42-44
三 后代史书对原始资料的传述和研究者的利用  44-47
  (一) 《明实录》与明人杂著对"隆庆和议"的记述与前述原始资料的关系  44-45
  (二) 《国榷》对"隆庆和议"的记述与前述原始资料的关系  45-46
  (三) 《明史记事本末》的记述与前述原始资料的关系  46
  (四) 《明史》对原始文献的利用  46-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0

相似论文

  1. 从八篇《筝赋》看汉魏时期筝乐的发展,I207.22
  2.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609.2
  3. 《儿女英雄传》研究,I207.41
  4. 汉魏六朝琴道疏论,J609.2
  5. 明朝初期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K248
  6. 明代洮州卫研究,K248
  7. 河北回族家谱研究,K248
  8. 李贽:历史叙述中的形象差异,K248
  9. 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K248
  10. 晚明苏州民变初探,K248
  11. 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K248
  12. 郑和下西洋的终结,K248
  13. 明代海防卫所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K248
  14. 明代户帖研究,K248
  15. 明代官制中的“左”与“右”,K248
  16. 评述历代牙行法律制度,K248
  17. 明代以来浙江湖州府菱湖镇的交通条件与空间结构,K248
  18.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日和谈活动的再探讨,K248
  19. 明清之际辽东佟氏家族研究,K248
  20. 略论明代官员丁忧制度,K248
  21. 明代地方监察制度探析,K24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