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

作 者: 王倩
导 师: 张建华
学 校: 第二军医大学
专 业: 眼科学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视觉质量 Q值 非球面
分类号: R779.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从视觉质量的角度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Q值引导的非球面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进一步了解两种手术方式对准分子激光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状况,并为临床筛选患者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长海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72人(144眼),选取球境不超过—8.00D、柱镜不超过—3.00D、矫正视力大于0.8、停戴角膜接触镜2周以上并能坚持随访3个月的患者纳入受试对象。对照组为接受标准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人(72眼),实验组为接受Q值引导的非球面LASIK组36人(72眼)。术前进行视力、电脑验光、眼压、主觉验光、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等检查,排除眼部疾患,并对其进一步检查并记录K\Q值、明、暗视下对比敏感度,除客观检查外,还要询问其主观视觉情况,包括光晕、夜间驾驶困难等。记录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时的视觉状况,包括术后裸眼视力(UCVA)、K\Q值、明视及暗视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并询问其主观视觉状况。结果1.明视下对比敏感度:无眩光条件时,两组术后一个月时各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下降,三个月时对比敏感度已恢复或接近术前水平,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眩光条件时,两组术后一个月时各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下降,三个月时已恢复或接近术前水平,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无眩光条件时,术后一个月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第三等级时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个月两组较一个月时均提高,对照组仍未达到术前水平,实验组接近术前水平,两组在第三、第四等级差异显著性。眩光条件时,术后一个月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第四等级时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显著;术后三个月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均较一个月时有所提高,实验组提高更明显,两组在第三、第四等级时差异显著。3.Q值:两组Q值术后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三个月与一个月相比,Q值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术后Q值的变化较实验组的变化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O值引导的非球面术式有助于维持患者术后角膜前表面的非球面形态,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夜间视觉质量,但其远期效果仍需更多病例、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带有多项式基的径向点插值无网格方法的研究及应用,O241
  2. 高灵敏度GNSS软件接收机的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P228.4
  3.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4. 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信号去噪及其DSP算法实现,TN912.3
  5. 基于FPGA的高速图像预处理技术的研究,TP391.41
  6. 医学超声图像去噪方法研究,TP391.41
  7. 捷联成像导引头视线角速率估计方法研究,TJ765
  8.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9. 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TP311.13
  10.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异方差模型的统计推断,O212.1
  11.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12.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3. 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后人工晶体屈光度与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779.63
  14. 汾河水库周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评价,S158
  15. OQAS对不同制瓣方式的个性化LASIK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R779.63
  16. 基本锚定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B841
  17. 肠道病毒71型的层析纯化,R373
  18. 国产异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影响成年大鼠学习记忆的相关研究,R965
  19. 单相相位和幅值可控电压调节器的研究,TM761.1
  20. Ni/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粒径效应,TB333
  21. 小型反射/折反射式望远镜的研究,O43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眼外科手术学 > 视网膜光凝术及激光在眼外科的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