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中校园欺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作 者: 许燕
导 师: 魏志春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校园欺侮 学校环境 防治策略
分类号: G6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4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欺侮是初中校园内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欺侮行为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长期遭受欺侮的学生会情绪低落、孤独、注意力分散、厌学、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自杀;对于欺侮者来说,若将这一行为长期延续,将造成其成年后的犯罪行为或家庭暴力。旁观者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也会受到心理创伤,认为学校是个不安全的地方。校园欺侮问题具有隐蔽性,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防预,学校又缺乏校园欺侮的应对措施。因此,近年来恶性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并处于加剧趋势,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大量研究仅关注了个体因素或家庭背景对欺侮的影响,忽视了欺侮发生的学校环境。现实情况显示,学校是欺侮发生的主要场所,仅仅从个体或家庭角度是无法解释校园欺侮问题的。在国内,关于儿童欺侮行为的发展的研究虽一直有所关注,但多以理论探讨为主。本研究在较广泛地参阅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欺侮发生的校园环境为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角度,对我国校园的欺侮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阐述。同时借鉴美国学者在此方面获得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我国的校园欺侮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通过研究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法律体系,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政策,在法律上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管理者也须在校园环境建设、教师培训上加大力度;同时还应加强同家庭、社区之间的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7
第一章 导论  7-11
  1.1 问题的提出  7-8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8-9
  1.3 研究范围  9
  1.4 研究方法  9-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20
  2.1 校园欺侮的相关界定  11-12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6
  2.3 校园欺侮现象与学校的相关性  16-20
第三章 初中校园欺侮现象调查  20-34
  3.1 数据收集  20-22
  3.2 校园欺侮现象调查结果  22-34
第四章 国外校园欺侮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34-44
  4.1 美国防治校园欺侮、校园暴力运动  34-39
  4.2 其他部分发达国家校园反欺侮策略  39-44
第五章 国外反欺负策略对我国校园欺侮防治的启示及建议  44-53
  5.1 社会层面的反欺侮行为  44-45
  5.2 校园层面的反欺侮行动  45-49
  5.3 班级层面的反欺侮行动  49-51
  5.4 个体层面的反欺侮行动  51-53
结语  53-55
  一、本研究对防止与减少学校欺侮的启示  53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53-55
主要参考文献  55-57
后记  57-58
附录1  58-64
附录2  64-69

相似论文

  1.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调查及研究,G623.2
  2. 中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G641
  3. 基于管理的绿色学校营建研究,G471
  4.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课堂文化生态研究,G632.4
  5.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B844.2
  6. 影响农村学校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G633.6
  7. 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G634.96
  8. 创建“绿色学校”,G521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G641
  10. 蠕虫病毒的研究与防范,TP309.5
  11.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B844.2
  12. 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探析,X-4
  13. 绿色学校创建初探,G521
  14. 绿色学校: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G521
  15. 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研究,G41
  16. 浙江省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G633.96
  17. 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G639.712
  18. 澳门中学校长领导型态与学校效能关系之研究,G637.1
  19. 论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G631
  20. 中国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实施框架研究,G5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