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

作 者: 吴姗姗
导 师: 马重奇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 音系性质 史荤伯注音体系 声韵调拟测 历史语言比较 文白异读
分类号: H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1870年初版,其后历经1897年和1929年两次再版,由美以美会教士麦利和和美部会教士鲍德温等人负责编撰,是来榕传教士的集大成著作。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语言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和排除法等方法,不仅将它的三个版本以及同时期相关文献所记载的福州方言进行对比,还将它与闽北方言韵书《安腔八音》和现代福州话作对比。通过对该部字典的声韵调系统全面分析后,推测其所反映的音系应该是十九世纪末福州市郊即今仓山区和台江区一带的口音,并认为《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编撰虽然参考闽东传统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但并非《戚林八音》的翻版,而是立足于时地时音有选择性地参考吸收《戚林八音》。该部字典的罗马字注音体系对其后的福州方言字典编撰和福州平话字的成型影响颇大,正文完整地保留了十九世纪福州方言文读和白读两套语音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叶传教士的编撰成果并为我们所用。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9
第一章 绪论  9-20
  一 闽东方言韵书简介  9-16
    1.1 闽东方言南片韵书简介  9-15
    1.2 闽东方言北片韵书简介  15-16
  二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综述  16-17
  三 本课题研究材料及方法  17-18
    3.1 历史语言比较法  18
    3.2 内部拟测法  18
  四 本课题研究意义  18-20
第二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基本情况及其音系研究  20-78
  一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基本情况  20-29
    1.1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出版背景  21
    1.2 1897年《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作者汇编  21-22
    1.3 传教士在福州具体的传教地点  22-24
    1.4 史荤伯创造的新罗马字注音体系  24-27
    1.5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成书体例  27-29
  二 现代福州方言音系  29-35
    2.1 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  29-30
    2.2 韵母系统的比较研究  30-34
    2.3 声调系统的比较研究  34-35
  三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现代福州方言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35-40
  四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现代福州方言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40-63
    4.1 “秋沟”二部音值的拟测  40-42
    4.2 “初须孤过桥”五部音值的拟测  42-45
    4.3 “春银东”三部音值的拟测  45-48
    4.4 “花嘉奇”三部音值的拟测  48-49
    4.5 “香光釭”三部音值的拟测  49-52
    4.6 “山欢天”三部音值的拟测  52-53
    4.7 “开杯西催歪”五部音值的拟测  53-57
    4.8 “灯声宾”三部音值的拟测  57-59
    4.9 “歌烧郊”三部音值的拟测  59-61
    4.10 “辉之鸡”三部音值的拟测  61-63
  五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现代福州方言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63-67
    5.1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声调系统  63-65
    5.2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连读变调  65-67
  六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性质  67-72
    6.1 排除法的应用  67-70
    6.2 共时与历时角度的切入  70-72
  七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声韵调配合表  72-78
第三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  78-116
  一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声母与《广韵》声母的对应  78-85
  二 《广韵》韵母与《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韵母的对应  85-113
  三 《广韵》声调与《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声调的比较  113-116
第四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闽东南片韵书比较研究  116-132
  一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闽东方言南片韵书的比较研究  116-125
    1.1 《戚林八音》、《加订美全八音》以及《闽腔快字》音系简介  116-118
    1.2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戚林八音》、《加订美全八音》以及《闽腔快字》音系的比较研究  118-125
  二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教会榕腔文献的比较研究  125-132
    2.1 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  125-126
    2.2 韵母系统的比较研究  126-130
    2.3 声调系统的比较研究  130-132
第五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闽东北片韵书比较研究  132-137
  一 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  132
  二 韵母系统的比较研究  132-137
第六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137-197
  一 音节结构上的文白对应  137-139
  二 声母的文白对应关系  139-150
    2.1 同发音部位的文白对应  139-147
    2.2 不同发音部位的文白对应  147-150
  三 韵母的文白对应关系  150-189
    3.1 阳声韵母与阳声韵母的文白对应  151-160
    3.2 阳声韵母与其他韵母的文白对应  160-161
    3.3 阴声韵母与阴声韵母的文白对应  161-178
    3.4 阴声韵母与其他韵母的文白对应  178-179
    3.5 入声韵母与入声韵母的文白对应  179-188
    3.6 入声韵母与其他韵母的文白对应  188-189
  四 声调的文白对应关系  189-197
    4.1 舒声调与舒声调的文白对应  190-193
    4.2 舒声调与促声调的文白对应  193-195
    4.3 促声调与舒声调的文白对应  195-196
    4.4 促声调与促声调的文白对应  196-197
结语  197-199
附录 同音字表  199-231
参考文献  231-233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233-234
致谢  234-235
个人简历  235-236

相似论文

  1. 清汪烜《詩韻析》研究,H116
  2. 兰茂《韵略易通》与其诗歌用韵比较研究,H114.9
  3. 湖南衡山方言后山话语音及词汇研究,H174
  4.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H17
  5.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H17
  6.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H177
  7. 《台湾十五音及字母详解》音系研究,H17
  8. 从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读看《切韵》音系的性质,H113.1
  9. 《经律异相》注音研究,H11
  10. 《等韵精要》音系研究,H114
  11. 《等韵学》音系研究,H113.9
  12. 早期韵图研究,H113
  13. 福建邵将区方言语音研究,H177
  14. 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H17
  15. 新田北乡青龙土话语音研究,H174
  16. 湖南花垣话语音研究,H174
  17. 湖南石门方言语音研究,H174
  18. 湖口方言语音研究,H172.3
  19. 四川达县新胜“长沙话”语音研究,H17
  20. 宁乡花明楼话语音研究,H17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