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代大同代王研究

作 者: 李奇洁
导 师: 晁中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明代 大同 代王 分封制度
分类号: K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代宗藩问题虽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也出现了许多区域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大同代王的研究却一直是明史宗藩研究和大同地方史研究的空白。同时,明朝代王家族在大同的行为,对当时大同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代王的研究,不仅可以折射出明代藩王政策的得失教训,而且也对大同地方史的研究提供启示。明代王在大同就藩时遗留下来丰富的文化遗存,如代王府遗址、九龙壁古迹等,这对大同今天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大同地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古代,这里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曾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的少数民族,无一不进入大同地区,而历代汉族封建王朝,也无一不把大同地区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战场,无一不把大同作为巩固其北部边防的重要战略据点。朱元璋在推翻元朝蒙古贵族的统治,重新建立汉族地主阶级政权之后,就把大同地区看作是“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明朝建立后不久,主要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朱元璋将其第十三子朱桂封为代王,派往军事要塞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成为明初的塞王之一,从此朱桂就成为常驻大同的藩王,朱桂及其子孙在大同世袭延续,和明朝历史相始终,长达二百五十多年。本文将在对封建社会历代分封制以及明代宗藩制度论述的基础上,对明代大同代王这一个案进行微观研究,力图搞清代王坐镇大同期间,对中央与大同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代王府内部管理情况和代王与地方官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明朝代王的研究,进一步具体明晰地了解明代宗藩制度,总结这一政策的利与弊,进而揭示宗藩政策对明朝历史发展的影响。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是对选题缘由、研究内容、研究价值作简要概括,并对目前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归纳。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分封制度的回顾和概述。首先分析了中国分封制度的演进和主要表现形式,分封制始终存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之中,只是其形式或内容在不同的朝代有所不同罢了。而在漫漫的封建长河中,分封制度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起伏和逐步衰退的演变过程。在对前代分封制的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明代的分封制度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明朝分封制的原因和目的、分封制度的设置、完善和演变,以及不同时期的分封政策,可以发现分封制在明朝走向了顶点并迅速回归到了终点。明朝建国之初,依照朱元璋制定的分封制所授封的藩王手握重兵,镇守险要,他们在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镇压、对抗异姓功臣集团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靖难之变和汉庶人之役之后,藩王的典兵权大失,而针对藩王的一系列森严的宗禁相继被制定出台。明朝中后期,宗禁日严,藩王们在政治权力上已丧失了活力,但朝廷在给与宗室们的经济利益后,又使得朝廷的财政负担沉重不堪,而更多的宗室依仗其身份和特权横行地方,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分封制在明朝中后期可为一大弊政。第三部分是明代大同代王家族的基本情况。首先从地理、历史、军事等方面分析大同立藩的条件和必要性。继而论述了代王及其宗室的世袭情况、分封礼仪、官署及护卫等情况。第四部分是关于代王室的影响。首先论述了代王室对明朝军事、明朝中央事务和地方政治事务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代王对中央和地方政局的影响更多的是消极方面的,当然并不能抹杀其在军事方面发挥的应有的作用。其次论述了代王室对社会经济影响。代王在此方面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尤其是代王宗室犯罪更对地方产生了恶劣影响。最后是文化方面,通过论述,可以看到代王室中优秀分子对当地文化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前文的概括归纳,以求教于各方。由于大同代王的史料极少及自身水平的局限,对一些问题未敢妄下断言,留待考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前言  13-17
  第一节 选题缘由  13-14
  第二节 研究内容  14
  第三节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4-15
  第四节 研究状况  15-17
第一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度  17-26
  第一节 分封制度的简要回顾  17-20
    一、周朝分封  17
    二、汉朝与西晋的分封  17-18
    三、隋唐、宋及元、清朝的分封  18-20
    四、明代的分封  20
  第二节 明代的封藩制度  20-26
    一、明朝分封制的原因和目的  20-21
    二、明朝分封制度的设置和完善  21-23
    三、明代不同时期的分封政策  23-24
    四、明代分封制度的利弊分析  24-26
第二章 大同代王家族的基本情况  26-36
  第一节 大同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26-29
  第二节 明朝在大同立藩的原因  29-31
  第三节 代王家族的世系情况  31-36
    一、代王世袭情况  31-32
    二、分封礼仪  32-33
    三、代王官署及护卫情况  33-34
    四、代王府宗室情况  34-36
第三章 代王室的影响  36-61
  第一节 政治军事方面  36-43
    一、代王在军事方面的作用  37-40
    二、代王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40-43
      1. 代藩与明朝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40-41
      2. 代王宗室与地方的关系  41-43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方面  43-53
    一、王室成员的开支  43-46
    二、经济犯罪  46-49
    三、对朝廷和社会的助边、助赈  49
    四、社会影响  49-53
  第三节 文化方面  53-55
    一、文学方面  53
    二、创建书院  53-54
    三、思想方面  54
    四、代府戏台  54-55
  第四节 代王时期的遗存  55-61
结语  61-62
参考文献  62-64
致谢  64-65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5

相似论文

  1. 明代洮州卫研究,K248
  2.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3. 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K248
  4. 地域视角下的明代诗话文献考论,I207.22
  5. 明代户帖研究,K248
  6. 明代官制中的“左”与“右”,K248
  7. 明代社会的货币问题与黄宗羲的货币思想,F092
  8. 明代舆论研究,K248
  9. 明代人身损害赔偿研究,D929
  10.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K248
  11. 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K248
  12. 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K248
  13. 论吴应箕的史学成就,K248.3
  14.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15. 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J522
  16. 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H17
  17. 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I206.2
  18. 简论猪八戒的喜剧性格,I207.419
  19. 明代建阳书坊的科考用书,G259.29
  20.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大同证券绩效考核体系应用研究,F832.39
  21. 大同煤矿电网优化研究,F426.6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