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杨建平
导 师: 王黎明
学 校: 南京医科大学
专 业: 骨科学
关键词: 辛伐他汀 BMSCs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分类号: R68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尚不理想,本研究探讨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骨髓分离并培养BMSCs,取第2代细胞制备为1×10~7/mL细胞悬液,与明胶海绵复合。取70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脂多糖,24h后臀肌注射20mg/k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共3次,每次间隔24h,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选取制备成功的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单纯减压,并于减压通道内植入明胶海绵;C组:减压同时植入复合BMSCs的明胶海绵;D组:减压同时植入复合BMSCs的明胶海绵,灌服辛伐他汀(10 mg/kg.d)。观察术后动物一般情况,并于术后4、8周各组取6只行MRI扫描,之后予处死取股骨头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8周C、D组动物活动度有所增加,走路姿势逐步好转。术后4周各组MRI未见明显坏死区信号改变,8周时A组可见坏死低信号区明显扩大,B组无变化,C组范围缩小,D组明显缩小。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4周A组可见多量空骨陷窝,无毛细血管新生;B组空骨陷窝较多,有少量毛细血管新生;C、D组空骨陷窝减少,坏死区有大量增生活跃的成骨细胞及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D组空骨陷窝阳性数及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9.30±1.52和7.08±1.09,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组可见部分骨小梁断裂;B组减压孔道有纤维性骨痂形成;C组空骨陷窝少见,但髓腔形态尚不规则;D组大量新生骨形成,髓腔较规则,髓内脂肪细胞大小及分布均匀。D组空骨陷窝阳性数及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1.31±1.28和12.37±1.32,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术后8周,A组骨小梁见多处断裂塌陷,骨小梁表面未见成骨细胞,髓腔内有大量脂肪细胞堆积;B组部分骨小梁可见裂痕;C组骨小梁不致密;D组骨小梁结构规整致密,成骨细胞多,骨细胞及基质胶原纤维正常,髓腔规则。结论辛伐他汀能促进BMSCs成骨及成血管化,辛伐他汀联合BMCS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MR导向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R445.2
  3.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价值评定及饲喂獭兔效果研究,S829.1
  4. 雌激素及chOPG对鸡胚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以及BGP与ColⅠmRNA表达的影响,S858.31
  5. 独活寄生汤对兔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体内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6.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7. RNA聚合酶Ⅱ介导的FC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RHDV VP60基因的表达,S852.65
  8.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9.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10. 辛伐他汀对伴高脂血症的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作用研究,R589.2
  11. 尿激酶作用时间对兔脑出血后定向血肿清除及其周围HO-1表达的影响,R743.3
  12. 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WT1/hDMP1基因表达的影响,R733.71
  13. 尿激酶浓度改变对兔脑出血血肿及血肿周围HO-1表达的影响,R743.34
  14. GDF-5与兔椎间盘体外模型联合诱导兔BMSCs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R329
  15. 酪蛋白固体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制及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R96
  16. 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研究,R687.3
  17. 便携式獭兔被毛测试仪的研制与开发,TP216
  18. 改良磷酸钙骨水泥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318.08
  19. L-精氨酸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R782.2
  20. SARS后骨坏死非手术治疗患者7年随访研究,R681.8
  21. 巨噬细胞在兔耳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R6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骨骼疾病 > 下肢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