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蒙古通辽市粮食生产投入产出分析

作 者: 孟宪莹
导 师: 刘秀梅
学 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投入-产出分析 通辽市
分类号: F326.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辽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拥有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条件,素有“内蒙古粮仓”和“黄金玉米带”的美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保持连年增长,2008年总产达到百亿斤,2009年在遭受严重伏旱的情况下,仍达到128.2亿斤,比1978年翻了近六番。粮食产量占全区的1/4,玉米、水稻、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区第一,为保障自治区和全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以经济增长理论和生产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通辽市的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全国和自治区“三农”政策大的背景下,介绍了通辽市在不同阶段的农业生产情况,并把粮食生产情况放在农业中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然后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对通辽市粮食生产中各因素的作用进行计量经济分析,从而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通辽市粮食产出、投入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8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8-11
    1.2.1 国外关于粮食生产的研究情况  8-9
    1.2.2 国内关于粮食生产的研究情况  9-11
  1.3 研究目的  11
    1.3.1 总体目标  11
    1.3.2 具体目标  11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1-13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1-12
    1.4.2 研究方法  12-13
  1.5 数据来源  13-14
2 相关理论  14-17
  2.1 经济增长理论  14-16
  2.2 生产理论  16-17
3 改革开放以来通辽市农业发展历程  17-24
  3.1 第一阶段:1979-1984 年  18-20
  3.2 第二阶段:1985-1990 年  20-22
  3.3 第三阶段:1991 年以后  22-24
4 通辽市发展粮食生产优势  24-26
  4.1 地理位置  24
  4.2 土地资源丰富  24-25
  4.3 气候适宜  25
  4.4 水资源较充裕  25
  4.5 作物品种优良  25
  4.6 交通便利  25
  4.7 科技支持有力  25-26
5 通辽市粮食生产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26-38
  5.1 土地  26-29
    5.1.1 通辽市土地资源情况  26-27
    5.1.2 通辽市粮食土地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27-29
  5.2 劳动力  29-32
    5.2.1 通辽市劳动力资源状况  29-31
      5.2.1.1 劳动力资源丰富  29-30
      5.2.1.2 农村牧区劳动力质量状况  30-31
      5.2.1.3 农村牧区劳动者积极性较高但后劲不足  31
    5.2.2 通辽市粮食劳动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31-32
  5.3 资本  32-34
  5.4 通辽市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的实证分析  34-38
    5.4.1 分析方法的选择  34-35
    5.4.2 研究中使用的数据与指标说明  35-36
      5.4.2.1 产出数据  35
      5.4.2.2 投入数据  35-36
    5.4.3 基本假设  36
    5.4.4 模型分析  36-38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38-42
  6.1 结论  38-39
  6.2 建议  39-41
    6.2.1 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9-40
    6.2.2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40
    6.2.3 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0
    6.2.4 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发展优质专用的粮食生产  40-41
    6.2.5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41
    6.2.6 加大对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政策扶持  41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1-42
致谢  42-43
参考文献  43-46
作者简介  46

相似论文

  1. 中部地区融合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F832.2
  2. 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F224
  3. 中国的生物能源、粮食生产和农村收入,F326.11;F323.8
  4. 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759.2
  5. 中国居民消费活动对能源消耗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F426.2
  6. 安徽省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F812.8;F224
  7.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F326.11
  8. 川西横断山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动态研究,F301
  9. 农业自然灾害与宋代粮食安全,K244
  10. 不同类型区粮食生产生态成本典型案例研究,F326.11
  11. 河南省粮食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评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F326.11
  12. 气候变化对国际粮食贸易的影响分析,F746
  13. 新疆奇台县粮食生产波动及其产量趋势研究,F326.11
  14. 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变化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F326.11
  15. 通辽市蒙古族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对策,G807.4
  16.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湖南粮食生产对策研究,F326.11
  17.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18. 西南民族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投资分析,F326.11
  19.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分析与预测,F326.11
  20. 黑龙江省人和米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26.82
  21. 近30年来湖北省粮食生产变化及其影响分析,F326.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种植业 > 粮食作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