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君私奔与戏曲研究

作 者: 王艳梅
导 师: 阙真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卓文君 司马相如 私奔 戏曲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卓文君司马相如的浪漫爱情广为流传,其私奔之举在情礼的冲突下彰显着独特魅力,既契合了文人的创作心态,又迎合了民众的审美趣味,获得了永久的魅力。关于文君私奔,举凡各种文学形式,数戏曲最为丰富,至今仍有相关剧作出现,这足以体现此故事的耐人寻味。文君私奔绵延两千余年,不断被重新诠释和演绎,体现出文学的生命价值,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现象,更蕴含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本论文主要围绕文君私奔与戏曲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文君私奔为切入点,梳理其故事的源流与发展,分析其备受戏曲关注的原因,从戏曲的创作与接受两方面来探讨其蕴涵的文化价值。本论文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梳理文君私奔故事的源流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君私奔始于《史记》,之后繁衍发展,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丰富了文君私奔的内涵,使文君私奔故事多元化。稗官野史的记载,诗词歌赋的题咏,说唱文学的传诵,多种艺术形式共同推进着文君故事的演变,也为其成为戏曲题材提供了素材来源。第二章重点分析文君私奔主题在戏曲中的流变。尚存的十余部文君私奔戏按创作年代可分为明初、明末、清中后期三时期。通过对剧中私奔情节的比较分析,可知基于不同的情理观,不同的剧作家对文君私奔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可透视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思想的发展轨迹,一方面可探析文君私奔主题在戏曲中经历了由情、理的一度对立到情理融合的流变。第三章主要探讨文君私奔的叙事模式在其他爱情戏曲中的传承沿袭。作为后世才子佳人故事之滥觞,文君私奔故事中所体现以琴为媒的传情方式、“门”的舞台情境、侍者的叙事功能以及私奔的情节模式成为后世爱情叙事之范式。第四章着重阐述文君私奔与戏曲文化意蕴。本章拟从文人的婚宦观、曲家的创作意趣、民众的审美心理角度出发,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来解读文君私奔在戏曲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8
绪论  8-13
  一 研究的缘起  8
  二 研究的相关综述  8-10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范围  10-13
第一章 文君私奔故事的形成与流播  13-26
  第一节 文君私奔故事的形成  13-17
  第二节 文君私奔故事的流传丰富  17-26
第二章 文君私奔主题在戏曲中的流变  26-37
  第一节 明初强调伦理风化  26-28
  第二节 明末情欲至上的揄扬  28-33
  第三节 清代纲常风月两堪称  33-37
第三章 文君私奔模式在戏曲中的传承  37-46
  第一节 以琴为媒的传情方式  37-39
  第二节 “门”的舞台情境  39-41
  第三节 侍者的叙事功能  41-43
  第四节 私奔模式的沿袭  43-46
第四章 文君私奔故事与戏曲文化意蕴  46-57
  第一节 文人婚宦观念  46-49
  第二节 曲家创作意趣  49-52
  第三节 民众文化心理  52-57
结语  57-58
参考书目  58-61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篇目  61-62
后记  62-63

相似论文

  1. 从中国戏曲假定性看布莱希特“间离化效果”,J805
  2. 中国戏曲脸谱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8.3
  3.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4. 论戏曲艺术对民族歌剧发展的作用,J822
  5. 商业视域下的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I207.3
  6. 徐渭本色戏曲创作论研究,I207.3
  7. “二十四孝”研究,K203
  8. 浅谈戏曲文化招贴设计中的民族性,J524
  9. 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J825
  10. 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J825
  11. 论唐剧的艺术特征,J825
  12. 吴梅村戏曲创作研究,I207.37
  13. 洪炳文文学研究,I206.5
  14. 丁耀亢戏曲作品民俗描写研究,I207.3
  15. 虽然一世为人妒,赢得千秋代汝哀,I207.3
  16. 陕西古戏楼调查与研究,J809.2
  17. 谈花鼓戏训练与民族声乐演唱的“不解之缘”,J825
  18. 弓弦乐大师刘明源“踏遍东西南北 情系春夏秋冬”,J632.22
  19. 试论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方法上的关系,J616
  20. 教化与审美,I207.3
  21. 从《红楼梦》看康乾时期戏曲文化,I207.41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