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探讨

作 者: 王金安
导 师: 徐飞雄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佛教旅游产品 深度开发 南岳衡山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佛教旅游产品是商品化的佛教旅游资源。它主要由专业人员从一般佛教文化资源中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在佛教景点旅游过程中的需要,并引起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消费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旅游需求的转变,传统的佛教旅游产品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本文选取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佛教旅游的客源研究、佛教与旅游关系的研究、佛教生态功能研究等方面。而对于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理论及相关的内容研究较为缺乏,在如何挖掘佛教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方面更是缺少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佛教旅游产品及深度开发两方面的概念,继而探讨佛教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三个理论:可创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中国佛教名山——南岳衡山为研究区,通过对其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基于三大理论(可创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战略,并从衡山佛教文化四个方面(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客源市场开拓、及生态环境保护)对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在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展望了佛教旅游深度产品开发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9
1. 绪论  9-20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1
  1.2 研究综述  11-17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1-13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17
    1.2.3 研究述评  17
  1.3 研究内容  17-18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8-20
    1.4.1 研究方法  18-19
    1.4.2 研究思路  19-20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0-25
  2.1 相关概念界定  20-22
    2.1.1 佛教旅游  20
    2.1.2 佛教旅游资源  20-21
    2.1.3 旅游产品及佛教旅游产品  21-22
    2.1.4 深度开发  22
  2.2 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  22-25
    2.2.1 可创新理论  22-23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3-24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5
3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  25-45
  3.1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开发的条件  25-28
    3.1.1 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25-26
    3.1.2 丰富的佛教民俗文化  26
    3.1.3 方便的佛教旅游交通  26-27
    3.1.4 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  27-28
  3.2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特点  28-31
    3.2.1 设施设备现代化  28-29
    3.2.2 营销手段网络化  29
    3.2.3 产品开发老化,佛教客源市场趋于平稳  29-31
  3.3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  31-39
    3.3.1 南岳衡山已开发佛教观光型旅游产品现状  31-32
    3.3.2 以佛教禅修为主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32
    3.3.3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32-34
    3.3.4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线路开发现状  34-35
    3.3.5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的客源市场开发现状  35-39
  3.4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39-45
    3.4.1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开发面临较大的挑战  39-41
    3.4.2 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不深入,产品趋于老化  41-42
    3.4.3 佛教旅游商品开发规模小、档次低  42-43
    3.4.4 旅游线路开发具有明显的区域局限性  43
    3.4.5 佛教旅游客源市场单一,佛教旅游者消费质量不高  43-45
4. 衡山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意义、原则及对策  45-57
  4.1 深度开发的意义  45-47
    4.1.1 有利于总体考量佛教旅游资源,丰富佛教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46
    4.1.2 有利于佛教旅游资源的保护,促进佛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6-47
  4.2 深度开发的原则  47-48
    4.2.1 市场导向原则  47
    4.2.2 与众不同原则  47-48
    4.2.3 保护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48
    4.2.4 综合性原则  48
  4.3 深度开发的对策  48-57
    4.3.1 深入挖掘南岳衡山佛教旅游资源,更新佛教旅游产品  48-51
    4.3.2 加大佛教旅游商品深度开发  51-53
    4.3.3 开辟新的佛教旅游线路  53
    4.3.4 扩展佛教旅游市场,提高佛教旅游者消费质量  53-54
    4.3.5 深入挖掘佛教旅游文化内涵  54-55
    4.3.6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深度开发的终极目标——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55-57
结语  57-59
参考文献  59-63
附录一  63-64
附录二  64-65
致谢  65-66

相似论文

  1. 南岳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F592.7
  2. 南岳衡山景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208
  3. 基于体验视角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F592.7
  4. 城市滨河游憩带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F592.7
  5. 豫中地区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F592.7
  6. 武功山旅游深度开发研究,F592.7
  7. 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F592.7
  8. 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F592
  9. 东湖风景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0. 桃源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1. 通辽市旅游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2. 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3.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4. 新疆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5. 黄帝陵旅游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6.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深度开发研究,F590.7
  17. 喀什高台民居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研究,F592.7
  18. 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F592
  19. 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研究,F592.3
  20. 徽州文化旅游深度开发与对策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