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SSM模型的IPv6可控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作 者: 余金城
导 师: 杨志军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IPv6组播 PIM-SSM 可控组播 接入控制
分类号: TP393.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相比于传统的视频点播,组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数据流单点发送、多点接收或者多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高效传送问题。IPv6在组播技术上对IPv4进行了扩展,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业务流类别(Class)和流标签(Flow Label)的支持使得基于IPv6的多媒体应用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保证(QoS)。随着校园网络IPv6技术升级项目的进行,IPv6应用逐步普及,大量使用IPv6组播技术的业务开始在校园网络中出现。但是,在IPv6园区网络组播环境下,目前还存在组播地址管理、组播源控制、组播用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现有的IPv6组播技术集中在对IPv6组播协议、组播安全的标准化方面,组播协议还不能支持组播用户的接入认证和控制,任意组播源都可以在网络上发送组播数据;组播接收者可以随意加入一个组播组;组播源无法知道用户何时加入、何时离开,也无法统计出某个时刻有多少用户正在接收组播流信息;组播地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造成组播流的冲突和非法组播源的传播。本文从校园网络设备的既有条件出发,结合IPv6接入、汇聚与核心三级层次化网络模型和IPv6组播协议的特点,通过对IPv6园区网上PIM-SSM组播模型工作机制的研究,在IPv6园区网络环境下,利用分散在网络边缘的接入交换机和汇聚层网关设备对组播的支持和对组播协议报文的可控性,实施可控组播技术。提出了园区网上IPv6 PIM-SSM可控组播应用系统的实现框架,结合组播管理服务器、组播认证服务器、组播安全策略服务器和组播监控服务器等关键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建立起对组播地址、组播源、组播接收者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了对组播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从而保障IPv6园区网络上组播业务的有序管理和控制。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2
1 引言  12-17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3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16
    1.2.1 IPv6的研究  13-14
    1.2.2 IPv6可控组播的研究  14-16
  1.3 论文结构组织如下  16-17
2 IPv6组播技术基础  17-30
  2.1 组播基本知识  17-20
    2.1.1 组播概念  17
    2.1.2 组播体系结构  17
    2.1.3 组播工作原理  17-18
    2.1.4 组播地址  18-20
  2.2 组播模型  20-21
    2.2.1 ASM模型  20
    2.2.2 SFM模型  20
    2.2.3 SSM模型  20-21
  2.3 组播组管理协议  21-25
    2.3.1 MLDv1原理简介  22-24
    2.3.2 MLDv2原理简介  24-25
  2.4 组播路由协议  25-30
    2.4.1 IPv6 PIM-DM简介  26
    2.4.2 IPv6 PIM-SM简介  26-27
    2.4.3 SSM模型在IPv6 PIM中的实现  27-30
3 IPv6可控组播实现机制  30-38
  3.1 IPv6可控组播主要构件  30-32
    3.1.1 管理服务器  30
    3.1.2 认证服务器  30-31
    3.1.3 安全策略服务器  31
    3.1.4 监控服务器  31-32
  3.2 IPv6可控组播相关技术  32-37
    3.2.1 可控组播地址管理  32-33
    3.2.2 组播源控制  33
    3.2.3 组播接收者控制  33-36
    3.2.4 组播状态监测  36-37
  3.3 组播安全  37-38
4 IPv6可控组播应用系统分析  38-48
  4.1 系统简介  38
  4.2 系统整体架构  38-43
  4.3 开发框架选择  43-46
    4.3.1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43-44
    4.3.2 Web服务器Apache  44-45
    4.3.3 系统框架Django  45-46
    4.3.4 数据库的选择  46
  4.4 系统环境  46-48
    4.4.1 网络环境  46-47
    4.4.2 系统环境  47-48
5 系统详细设计  48-68
  5.1 接口模块  48-54
    5.1.1 用户接口模块  48-52
    5.1.2 组播接口模块  52-54
  5.2 核心模块  54-64
    5.2.1 用户信息获取及反馈模块  54-58
    5.2.2 控制策略下发模块  58-62
    5.2.3 组播状态采集模块  62-64
  5.3 数据库模块  64-68
    5.3.1 用户数据库模块  64-67
    5.3.2 组播数据库模块  67-68
6 结论  68-70
  6.1 总结  68
  6.2 展望  68-70
参考文献  70-71
作者简历  71-73
学位论文数据集  73

相似论文

  1.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2. 基于一种新经济模型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TN929.5
  3.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TP212.9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控制的研究,TP212.9
  5. 基于802.1X协议的端节点接入控制技术研究,TP393.08
  6. 内网主机监控与接入控制研究,TP393.1
  7. IEEE802.11s无线Mesh网络负载均衡机制的研究,TN929.5
  8. 基于云计算的IPv6协议应用研究,TP393.04
  9. Ad Hoc网络协议栈跨层设计研究,TN929.5
  10. 有线无线综合接入认证研究,TN915.6
  11. 复杂网络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O157.5
  12. 软交换中媒体网关负载控制算法研究,TP393.05
  13. 奥运场馆无线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与实施,TN925.93
  14.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机会频谱接入技术研究,TN925
  15. 基于OFDMA小区的HCAC算法研究与仿真,TN929.531
  16. MPLS VPN网络中基于PIM-SSM的边界路由器组播算法研究,TP393.1
  17. 宽带卫星通信中多媒体业务传送关键技术及仿真研究,TN927.2
  18. 大容量边缘接入控制器安全组网研究,TN916.2
  19. 基于UWB技术的高速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研究,TN925.93
  20. 企业可信网络安全接入控制架构的研究与实现,TP393.08
  21. 基于跨层的宽带多媒体卫星呼叫接入控制算法研究,TN927.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