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作 者: 李新媛
导 师: 黄斌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科研不端行为 科研管理 科研道德 防范对策
分类号: G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问题。其中,频繁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就是严重的问题之一。因此,科研不端行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科学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各个国家和社会各界也是焦点话题。科研不端行为影响着科学的健康发展,衍生出科研腐败、学术泡沫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科研不端行为如果不及时得到控制,必然会破坏学术风气,阻碍科学的进步。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科研不端行为,追根究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拟对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遏制策略作研究。首先,研究科研不端行为,就要了解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本文第二章就对科学研究的定义、分类、特点、规律做了详细的介绍。其次,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国内外各有不同。虽没有统一表述,但主要表述的方向一致,还需不断完善。本文借鉴、概括了国内外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强调指出其与诚实错误的区别。另外还论述了科研不端行为的表现,通过表格的形式将科研不端行为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清晰地罗列出来,并举例加以分析。再次,科研不端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本文主要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不端行为产生的根源,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主观原因在于研究者诚信意识的缺失、激烈竞争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利益诱惑导致价值观的扭曲、以及科研道德的失范。客观原因则从科研管理体制的不科学、评价体制、奖励和监督机制、惩罚措施的不完善等方面论述。最后,探讨如何有效防范或遏制科研不端行为,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完善科研的管理体制、评价体制、奖励和监督机制、惩罚措施,对科研主体则要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建立他们的科研诚信理念。采用完善科研体制与加强科研道德教育这种内外兼治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不端行为的蔓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3
  1.1 问题的提出  7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8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1
    1.3.1 国外研究现状  8-9
    1.3.2 国内研究现状  9-11
  1.4 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1-13
2 科学研究的定义、分类及区别  13-15
  2.1 科学研究的定义和分类  13-14
  2.2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区别  14-15
3 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和表现  15-27
  3.1 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  15-18
    3.1.1 美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  15-16
    3.1.2 德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  16
    3.1.3 英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  16
    3.1.4 其他国家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  16-17
    3.1.5 我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  17-18
  3.2 科研不端行为的表现  18-24
  3.3 科研不端行为典型事例分析  24-27
    3.3.1 舍恩“分子半导体”事件  24-25
    3.3.2 “汉芯”事件  25-27
4 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  27-39
  4.1 科研不端行为的主观原因  27-30
    4.1.1 科研人员不端行为的直接原因  27
    4.1.2 科研人员不端行为的间接原因  27-30
  4.2 科研不端行为的客观原因  30-39
    4.2.1 科研管理体制的误区  30-32
    4.2.2 科研项目的规划  32-33
    4.2.3 科研评价制度的不足  33-35
    4.2.4 科研奖励制度的不足  35-37
    4.2.5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  37-39
5 遏制科研不端行为的对策  39-47
  5.1 加强科研道德教育  39-40
    5.1.1 树立科研诚信理念  39
    5.1.2 加强科研道德教育  39-40
  5.2 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体制  40
  5.3 建立科学的项目立项和申报制度  40
  5.4 完善科研评价制度  40-44
    5.4.1 科研评价的原则  41-42
    5.4.2 科研评价制度的具体对策  42-44
  5.5 完善科研奖励制度  44-45
  5.6 健全监督与惩罚机制  45-47
    5.6.1 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45
    5.6.2 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45-46
    5.6.3 对评价成果的监督对策  46
    5.6.4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46-47
6 结束语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1
附录  51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1

相似论文

  1. 基于.NET的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2. 基于J2EE的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3.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评价的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4. 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运用研究,G647
  5. 教育科研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6. 本科生科研道德规范研究,G642.0
  7. 科研不端行为背后的制度缺陷及对策研究,G322
  8. 政府科研投资项目中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研究,G322
  9. 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G643.1
  10. 基于SSH框架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1.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F275
  12. 大连新港船舶溢油风险评价及防范系统研究,X55
  13. 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比较研究,G322
  14.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5. 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研究,G644
  16. 中河房地产企业投资的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研究,F293.3
  17. 内蒙古超高压局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研究,TP311.52
  18.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体系的构建,G637
  19. 高中学校科研管理研究,G637
  20. QH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的对策研究,F426.32
  21. 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63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