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语矛盾修辞格研究

作 者: 杨传艳
导 师: 周文杰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矛盾修辞格 分类 成因 艺术魅力
分类号: H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矛盾修辞格是一种常见的辞格。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不同角度对汉语中的矛盾修辞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矛盾修辞格的相关方面作了探讨,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矛盾修辞格的性质和范围的考察、分类探析、成因探析及矛盾修辞具有的艺术魅力。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汉语矛盾修辞格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绩及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矛盾修辞格相关内容的界定。首先是性质上的界定,在学者们辞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矛盾修辞格是一种辞格,并把它与容易混淆的对比、映衬及警策三种辞格做了比较研究。同时,为了将矛盾修辞格中“矛盾”的内涵深化,本文把它与《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四种常用矛盾义做了比较。即,言语行为之间的矛盾、辩证法中的矛盾、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及泛指对立事物之间的矛盾。第三章分类研究。这是本文的创新部分。以语义指向理论为指导,通过考察语言单位的义素,将矛盾修辞格分成两大类。一、在一组语义指向结构体中,指向成分和被指成分间存在矛盾。二、在两组语义指向结构体中,具有共同被指成分的两个指向成分之间存在语义冲突,这由两种情况构成:两个指向成分处在同一层级;两个指向成分处在不同层级。处在不同层级的两个指向成分可以构成语言单位整体的矛盾或局部的矛盾。第四章形成因素及艺术魅力。从客观世界的立体性、思想表达的复杂性、语言单位的线条性和认知方式的合成性四个方面探讨了矛盾修辞格的形成因素。并指出了运用矛盾修辞格所具有的几个最突出、最鲜明的表达效果。它将两个矛盾的语义双方组合在一起,陌生化组合具有极大吸引力,并用简洁凝练的话语呈现深邃的哲理,表达深刻的情感。本文对矛盾修辞格的研究采用了新的视角,从语义指向角度对此进行考察研究,通过性质界定、分类研究、形成因素研究及艺术魅力研究四个方面,对矛盾修辞格做了全方面的梳理,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种语言现象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5
  1.1 研究综述  9-13
    1.1.1 矛盾修辞格的定义及分类研究  9-11
    1.1.2 矛盾修辞格的语义及语用研究  11-12
    1.1.3 矛盾修辞格的研究成果评述  12-13
  1.2 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5
2 矛盾修辞格相关内容的界定  15-23
  2.1 矛盾修辞格的性质及与相关辞格在性质上的比较  15-19
    2.1.1 矛盾修辞格的性质  15-17
    2.1.2 与相关辞格在性质上的比较  17-19
  2.2 矛盾修辞格中"矛盾"的内涵及与其它几种矛盾义的比较  19-23
    2.2.1 矛盾修辞格中"矛盾"的内涵  19-20
    2.2.2 与其它几种矛盾义的比较  20-23
3 矛盾修辞格的分类探析  23-33
  3.1 一组语义指向结构体  23-25
  3.2 两组语义指向结构体  25-33
    3.2.1 两个指向成分处于同一层级  26-29
    3.2.2 两个指向成分处于不同层级  29-33
4 矛盾修辞格的成因探析及艺术魅力  33-43
  4.1 矛盾修辞格的成因探析  33-38
    4.1.1 客观世界的立体性是"矛盾"的现实根源  33-34
    4.1.2 思想表达的复杂性是"矛盾"的主要原因  34-35
    4.1.3 语言单位的线条性是"矛盾"的表现形式  35-36
    4.1.4 认知方式的合成性是"矛盾"的解读策略  36-38
  4.2 矛盾修辞格的艺术魅力  38-43
    4.2.1 组合矛盾冲突,陌生新奇  38-40
    4.2.2 表达简洁凝练,新颖独特  40-41
    4.2.3 含义深邃隽永,寓意丰赡  41-43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6-47
致谢  47-49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3.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4.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5. 统计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词对齐及相关融合策略研究,TP391.2
  6.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7.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8.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9. 基于SVM的中医舌色苔色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0. 基于图像的路面破损识别,TP391.41
  11. 中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G632.0
  12.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3. 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D262.6
  14. 计算智能在数字化卷烟叶组配方中的应用研究,TS44
  15.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16.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17. 基于视觉的番木瓜外观品质检测技术研究,S667.9
  18.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G434
  19. 高中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学转化对策,G633.6
  20.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方法研究,S155
  21.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